2012年5月31日,一位带领中国国防科技走上世界前沿的伟人永远停止了心跳。
他身患癌症,本应该住在重症监护室和死神进行殊死博弈,全身插满管子的他只能躺在床上一动不动。
对于一个把工作看得比命还重要的人来说,这无疑比病痛更加让他着急。
在他的请求下医生把他转回了普通病房,离开了精密仪器帮助他对抗身体中的癌细胞,他很快就患上了肠梗阻。
肚子里都是胀气和腹水,医生建议做手术但他再一次坚定地拒绝了医生的提议,医生只好为他抽出了将近3000毫升的积水。
心率和呼吸失衡,快得接近正常人的两倍,只能依靠吸氧面罩勉强维持。
在他的心脏停止跳动的前一秒钟,这位伟人的心里依然装着两个大字“中国”。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俊德。
在他临终前,依旧念念不忘的是他坚守了50多年的工作。
面对一大群从各地赶来看望他的同事、学生以及故友亲朋,他颤颤巍巍地挪动着鼠标头也不回地对他们说:“我没有时间了,看望一分钟就够了,其他的事情就问我老伴吧。”
死神降临的那一天,他似乎早有预感,哀求着医生让他下床工作,一屋子医护人员哽咽着扶起骨架子似的林俊德,让他完成自己最后的心愿。
上午10点,林俊德最后的10个小时马上要过完了,忍受着剧痛工作的林俊德转头看着身边的女儿,用气若游丝般的声音告诉她:“C盘,C盘我做完了,就…还剩下一个D盘了。”
女儿含泪颔首表示她听到了父亲的嘱托。
正当他准备继续奋战时,他却突然感到眼前好似起了一片迷雾。
林俊德只得继续求助女儿:“我的眼镜呢?”
眼镜端正地戴在他的眼前,只是从那时起他便开始坠往黑暗。
女儿一脸沉痛却又温柔地告诉他:“眼睛戴着呢。”
老伴儿黄建琴实在看不下去了,抚着他的肩膀轻轻对他说:“医生想叫你休息一会儿。”
可林俊德丝毫不肯放弃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工作机会:“坐着休息,不能躺,坐着比躺着好,一躺下就起不来了。”
说完这句话后不久林俊德就陷入了昏迷,家人和医护人员手忙脚乱地把他扶到病床上躺好。
弥留之际对家人最后的叮嘱却是:“死后将我葬在马兰。”那里是他坚守了50多年的热土。
01 艰苦童年 锤炼品格
1938年3月13日,林俊德出生于福建省闽南地区一个偏僻贫困的山村,家中贫苦只供他念完了小学。
1949年后新中国成立,为年幼的林俊德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靠着政府的资助他不仅念完了初中和高中,还考上了浙江大学机械系。
但因为家中实在清贫,就连他上大学的路费都是靠贷款贷来的。
十几岁的林俊德衣衫褴褛,光着脚丫子走出了养育他的大山,走进了浙江大学的怀抱,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从小艰苦的生活条件磨炼了林俊德坚毅的品格,他做事一心一意、不骄不躁。
在浙大学习时期的林俊德丝毫不敢懈怠,因为在他心里始终记得自己上学的机会有多么地来之不易。
唯有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地学习才能不辜负党和国家对他的信任与栽培。
02 “核心”起点 载梦飞扬
1955年1月15日,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毅然作出创建我国原子能事业和研制核武器的重大战略决策。
此时的林俊德还沉浸在浙大知识的海洋中,殊不知命运的曙光已经初现端倪。
这个从福建大山深处走出的“穷学生”,此后风风雨雨的人生历程都与“核”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0年林俊德以优异的成绩从浙江大学机械系毕业,此后分配到一个不错的单位就业。
单位惜才,觉得他是个前途不可限量的新星,于是又组织他去更好的学校进修自己的专业。
1963年,刚从哈军工进修完毕的林俊德就接到了党组织的一项伟大任命,他连夜收拾行囊,整装出发。
和他一起接受这项秘密任务的还有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名优秀学子。这群青年学子怀着崇高的热情连夜奔赴,踏上了一条开荒拓土之路。
他们背着行囊,坐在摇晃的解放军大卡车上,几经辗转,抵达了一个在地图上都没有办法找到的地方——马兰。
那是一片杳无人烟的荒漠,位于新疆的罗布泊地区。
罗布泊又称“死亡之海”被当地人视为生命的禁区,这里艰苦的自然地理环境可见一斑。
风卷起狂沙猎猎作响,除了刚从几大卡车下来的科研人员外,此处再无任何生命体。
巨石在风蚀下纤细了腰身,好似下一刻就会轰然倒入细沙的怀抱。在这里林俊德还结识了他此后的人生伴侣——黄建琴。
他们在泥沙的包围中分拣石头,当时的男性科研人员个个儿都是壮年的小伙子,没几天的工夫,在沙海掩藏的地下就建起了一座座供人休息的地窝子。
身处大漠腹地,生活条件更是益加艰苦,窝窝头就水就解决了一日三餐。
沙漠里的水哪有井水一样甘甜可口,都是又涩又咸,即便如此还得省着不敢多用。
与林俊德不同,黄建琴从小是在城市里长大的,生活的地方都是干净明亮的楼房,喝的都是自来水,接受这份工作时她早已做好面对艰苦条件的心理准备。
可是在与恶劣的生活环境斗争了几个月之后,这位刚踏出校园的姑娘还是病倒了。
她硬着头皮喝下去的盐碱水破坏了她的肠胃,加之温度变换不定,弄得她狠狠地拉了几天肚子。
仅几天的时间原本圆润的脸庞开始日渐消瘦,对同行的女友说到:“要是能让我吃两顿青菜,我这病也许马上就好了。”
在这片寂静的死亡之海,方圆百里连草根儿都找不到几颗,更别说蔬菜了,大家每天就一口沙一口窝头地吃着,将就着管饱就行。
林俊德从同事那里听说了有几个女同事还不适应这里的工作环境生了病,想吃点新鲜蔬菜,他不知道从哪里摘取了一些榆树叶,给她们送了过去。
这是两人第一次产生交集,后来因为工作两人逐渐熟悉起来,对彼此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工作上林俊德时常给黄建琴一些重要的启发,黄建琴也会在工作之余向这位从福建深山里来的小伙子分享她曾经在城市里生活的情景。
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学子们,就这样在这片生命禁区扎下了根,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为那朵震惊世界的蘑菇云注入“生命之魂”。
03 扎根大漠 克难攻坚
当时只有25岁的林俊德被任命为核爆炸冲击波压力自记仪研制小组的组长。
这个被委以重任的小组算上林俊德自己统共也就没几个人,一群连原子弹是啥模样都没见过的愣头青,更是没人知道冲击波的测试仪到底是何方神圣。
这怎么办?埋头苦干!
既然组织的命令已经下达了,就算没有宽大明亮的实验室,也没有完整的技术资料,林俊德也依旧带领着小组内的成员多方搜集、埋头钻研。
他说:“成功的关键,一个是机遇,一个就是发狂。一旦抓住机遇,就要发狂地工作,不可能的事就可能了。”
每天睁开眼,从地窝子里走出来,迎面而来的就是大西北的漫天黄沙。
时间紧,任务重,此前没有见过记录仪的一群小伙子,在没有科学的实验设备完备的技术资料的情况下,自主摸索着创造一个属于新中国的冲击波测试仪。
他们全面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用简单的材料解决了复杂的问题。
在林俊德的带领下我国第一个冲击波测试仪——钟表式压力自记仪成功诞生。
别看它材料简陋,在日后的实地实验测试中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哩!它见证了我国的原子弹事业从无到有的伟大开拓过程!
1964年10月,罗布泊一声巨响,巨大的蘑菇云拔地而起。
这是史诗级的一刻,在场的所有科研人员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巨大喜悦,纷纷振臂呼号,相拥而庆。
在大家沉浸在原子弹成功爆炸的巨大喜悦中时,林俊德和他科研小组的成员身穿防护服,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核爆中心。
搜寻并记录此次爆炸的数据。这是在中国炸响的第一颗原子弹,林俊德用确凿的数据,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当晚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布:“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这个消息也像原子弹的爆炸一样在国际社会掀起轩然大波,屹立在东方的雄狮,经过百年沉疴之后,发出了他的第一声怒号!
成功地研发了第一颗原子弹冲击波记录仪的林俊德在女同事里的知名度也在迅速飙升。
而日常与他交流最多的黄建琴,两人不仅在工作上是志同道合的伙伴,在生活里他们也有许多共同话题。
最终两个人决定喜结连理,携手相伴共同在工作和生活中继续成长。
后来国家挑选了一块背靠大山的平地,此处受风沙侵蚀较小适合居住,于是便在这里建起了一排职工宿舍,让每天沉浸在实验室努力工作的科学家们下班后有了一个温馨的居所。
从此,林俊德和黄建琴便在茫茫的沙漠中筑起了一间属于他们的爱巢,可两个人的工作都十分繁忙,只有下班之后可享受片刻温馨。
做一些简单的菜肴,聊一点今天工作上的趣闻,疲惫了一天的身心在这间充满爱的小屋里瞬间充满了电。
后来他们在这里诞下一子一女,可是孩子太小工作又处于紧迫状态,他们没有时间分出精力悉心照顾两个幼小的孩子,只得把他们送回老家寄养在亲戚家里。
04 舍身忘我 勤恳工作
林俊德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达人,为了搜集到第一手的核武器爆炸数据,常年奔走于实验工作的第一线。
这些数据事关国家民族的生命安全,不容闪失,他必须采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认真记录。
他没有忘记自己年少时最初的理想,把自己培养成国家高精尖人才。
他只要工作起来就不管不顾一定要琢磨透彻,所以加班就成了家常便饭,几乎全年无休,只有过年的时候给自己放三天假,弥补一下平时由于工作对家人的疏忽。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林俊德不得不错失陪伴孩子们成长的机会,但是他非常关心孩子们的状况,经常写信回家询问孩子们的近况。
在得知儿子进入叛逆期不服管教也不好好学习后,他气得不行,黄建琴安抚他说到:“我们因为工作不能时刻陪在他们身边,对他们严加管教,这是我们的做父母的失职。孩子顽劣,但还是得我们悉心教导。”
于是林俊德便写信给儿子,耐心地教导他,让他认真勤恳读书,并把自己的求学经历分享给他,还承诺他只要工作空闲之后便回家去看望他们。
父爱虽然远隔山海但依旧浓得可以浸润两颗年幼的心灵,在父母殷切地关注下,姐弟俩都健康平安地长大了。
忍痛放下自己的小家,肩负起祖国的重托,由于林俊德创新性的思维以及严谨优秀的工作能力,他被组织授予中将军衔,而黄建琴也一直陪在他的身边一同参与了九次核试验。
在林俊德为祖国默默奉献时,她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也尽心尽力地为林俊德奉献着自己的柔情。
后来林俊德在回忆自己年轻时做下的事业时说:“人生的旅途虽长,但关键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在40多年的核试验科研旅途上,我获得了30多项科技成果。我想,如果我六年中学七年大学学不好,就不会创造各种核试验测量系列仪器的成果。我后来有什么成就,今天能成为工程院院士,那么这颗种子就是在永春一中、浙江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孕育的。”
强大的科技实力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创新才能带来更远、更大的收益。
林俊德一直在艰苦的条件中和其他的科研工作者们一起开拓创新,林俊德和他的战友们前后一共建立了十几种测量系统,为“核试验”和核武器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数据支持。
实验的成功让他本来有机会复员回到南京,换一个更加舒适的办公环境。
但是他拒绝了,从第一次踏进罗布泊起,他与这片热土之间的牵连便再也不可随意割断。
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在他心里魂牵梦萦的依旧是他在这片土地上所建立起的事业。
他说:“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
被病痛折磨得已经只能靠轮椅行动的林俊德看着记者的镜头说出了这句肺腑之言,他本不是那么善于言辞,可几十年如一日对一份工作的坚守,让他心中流淌温柔的爱意,此时才一吐为快。
一句朴素中略显平淡的话语,背后是无数个酷暑严寒的日夜坚持,苍老的皮肤下依旧跳动着一颗坚定的心,这就是林俊德一生所坚守的信条!
林俊德的一生都在为党和国家的荣誉而奋战,为此他牺牲了个人的家庭时光,一心一意地扑在科研前线,弥留之际给学生的谆谆嘱托都胜过给家人留下的只言片语。
2012年长期坚守在一线的“拼命三郎”被癌症压垮了身体,健康状况直线下降。
甚至不得不住进重症监护室,可在这位达人心里无法根治的恶疾根本不需要他多费时间去与它周旋。
在他的强烈要求下,他被转回了普通病房,还在病房里支起了办公桌,带着呼吸机,全身插满各自医疗仪器也不能阻止他对自己一生的工作做一个完美的总结。
黄建琴作为核盾功勋的妻子,在林俊德去世后却非常自责:“是我没有照顾好他,他生病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帮他。”
但林俊德弥留之际还是强撑着对女儿交代说:“照顾好你妈妈”之后才合上眼。
现在他的肉体已经永眠于罗布泊的沙海之间,但是他不朽的灵魂永存于世,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不怕艰险、砥砺前行。
05 核盾元勋 英雄史诗
2013年林俊德当选感动中国人物,他的颁奖词写道:“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短短数语道尽了一位核盾英雄跌宕起伏的一生,在此之前熟悉他的人只有与他一起搞科研的战友、学生以及他的亲人。
如今时间长河的帷幕被缓缓拉开,他曾经做过的辉煌事迹,都一一呈现在全国人民的眼前。
人们在惊叹的同时也止不住地扼腕,恨相遇的时间太晚,这位功盖千秋的将军,已经驾鹤西游。
无数中国人在知晓林老的一生后,流下感动的泪水,无数细小的火种也开始慢慢聚集,终有一天他们又会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岗位成为下一个“林俊德”。
若是没有病痛的折磨,死神那把尖刀不一定这么快就带走一位英雄的魂灵。
他肯定同往昔一样带着学生奋战在一线,一边整理实验数据一边指导学生,用他虬劲有力的字体给学生们批改论文,指导课题。
但病魔让他的学生们失却了这朵在马兰绽放了一辈子的花,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老师,一位在工作岗位坚守一生都不曾停下的科学家。
林俊德身故之后,黄建琴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感慨地说:“老林这下你终于属于我了,这是我们在一起最长的时间。”
“马兰人”的精神和品质,成为一座思想的火炬,为无数想要踏上科研道路的人指引了方向,也为中华民族的强军梦注入一股不竭的精神动力源泉。
在“死亡之海”罗布泊的马兰地区,默默奉献一辈子的林俊德和他的战友们长眠之处,他们不再无名,一座座英雄的丰碑屹立在大地上,镌刻着他们的姓名。
静静地诉说着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所挥洒过的青春有着怎样的艰辛,漫天的黄沙会是最忠实的见证者与聆听者。
物换星移,他们的墓碑也许有一天终将被黄沙掩埋,可他们为历史做出的卓越贡献是不可被轻易一笔带过的。
林俊德所成就的事业惊天动地,而他也当了五十多年的“无名之辈”。他的每一滴鲜血好似生而为核试验而流淌,每一次心跳好似都为核试验而搏动。
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段艰难路程,在他心中自己的性命与未竟的事业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与死神赛跑,宁愿坐在电脑跟前整理资料也不愿到病床上躺倒,枯等死亡的制裁。
林俊德的一生淋漓尽致地书写了一句千古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如今生活在一片祥和的神州大地上的人们,不会轻易忘却林俊德对这片安居乐业的家园所作的杰出贡献。
写到最后,有一句誓言说给先辈们听:故人长绝,但新的火种必然会代代相传!
官方文献参考:
1.郑流年 .林俊德将军:从永春大山走出的院士.福建党史月刊.2002年8月
2.陈呈.林俊德:以智殉国 至死攻坚[J].党课参考,2018(21):103-115+102.
3.刘晓宇.林俊德: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J].共产党员(河北),2021(Z1):118-119.DOI:10.14061/j.cnki.cn13-1033/d.2021.z1.071.
4.余建斌,李清华,徐壮志.林俊德:大漠铸核盾 生命写忠诚[J].党员干部之友,2018(11):34-35.DOI:10.19427/j.cnki.dygbzy.2018.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