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的根本要求,要善于从政治角度审视问题,确保立场坚定、方向明确。政治引领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先导性、决定性和根本性的作用。为实现国家治理方式的现代化,必须强化政治引领,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稳固,其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
为引领国家治理方向,需要科学的政治理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的国内任务,我们迫切需要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要深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转化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想武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这一思想深入人心,成为人民群众的行动指南,引导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引导社会各界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形成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为厚植国家治理优势,需要坚强的政治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有效国家治理的根本保证。在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在新时代,我们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有效执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破浪前行。
为凝聚国家治理力量,需要正确的政治路线。党的政治路线是国家和人民的生命线,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制定执行大政方针、部署推进重大战略、研究确定工作措施,都必须服从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
为夯实国家治理根基,需要坚定的政治立场。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拥护是国家治理的深厚根基。站稳人民立场,务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大受益者。
为优化国家治理环境,需要良好的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加强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确保正气充盈、政治清明,同时以优良的党风带民风,推动社会风气根本好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法治是国家治理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力保障。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入贯彻实施宪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才能实现国家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为获得良法,必须完善立法工作格局,确保法律规范体系的及时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同时,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文明历经风雨而坚守根基,很大原因在于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文化基因。在国家治理中,我们既要重视法治建设,也要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深化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立在较高的道德水平之上。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平、大同等理念,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道德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我们要建立健全以德治为核心的德治体系,形成人人讲道德、人人重修养、人人促和谐的社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民族区域自治和基层群众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直接形式,是确保全体中国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基本政治制度。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两大自治制度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技术对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的影响前所未有。我们要把握新科技革命的大势,将智能化建设上升为重要的现代治理方式——“智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架构、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的智能化再造,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先进安全的智能化基础设施是实现智慧治理的必要条件。要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高效利用。同时,要确保在推进“智治”过程中,安全是前提,加强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安全监管,确保科技智能与人类智慧和谐并存。
声明:本文转自《求是》2020/03,在此致谢!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陈一新:“五治”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