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 上官云)“得知还有如此多的人对诗词教育怀有热情,我深感欣慰。”在百岁寿辰的直播中,诗词大家叶嘉莹银发飘飘,她的一言一行都流露出对诗词的深深热爱。
24日,南开大学发布讣告: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逝世,享年100岁。
叶嘉莹的人生,如诗如画。她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却充满传奇色彩。与诗词相伴的日子,几十年来一直精彩纷呈。
叶嘉莹的“弱德之美”。尽管她给人以柔弱之感,但绝非弱者。她出身书香门第,历经生活的坎坷,曾饱受生活的困顿,但她始终与诗词相依,从中汲取强大的生命力和精神支持,并慷慨捐赠巨款,致力于推动诗词教育。
“白日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叶嘉莹将一生献给了诗词,也献给了三尺讲台。
她曾说,回首过往,自己实在是幸运的,“南开就是我的家,我的根就是在中国。”
叶嘉莹的传奇人生。她热爱荷花,与诗词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出生在阴历六月,父母说那是荷花的生日,所以她的小名取为“小荷”,充满了诗意。
叶家是一个注重礼仪的书香世家。闲暇时,叶嘉莹的父亲与伯父会在院中漫步,声情并茂地吟诵古诗,母亲与伯母则默默研读诗词选集。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叶嘉莹从小就展现出对诗词的浓厚兴趣。父亲是她的启蒙老师,用毛笔和朱砂在黄裱纸上教她辨识字形字音,讲解其中的道理。也许从那时起,一颗热爱诗词的种子就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只待时日,便可茁壮成长。
然而,好景不长。读初二那年,“七七事变”爆发,叶嘉莹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母亲因病去世,刚考入辅仁大学的叶嘉莹写下八首《哭母诗》,表达深深的悲痛。
她仿佛一叶扁舟,被时代洪流裹挟。1948年,24岁的叶嘉莹在南京结婚,不久在战乱中随丈夫迁居台湾。
那时,她从未想过会长时间远离故土。到台湾不久,丈夫因故入狱,一连几年音信全无,出狱后再未找到工作,叶嘉莹便靠教书维持生计,承担起养活家中老小的重担。
她的才华在台湾的中学、大学讲古诗词时得到了展现,深受学生喜爱,并曾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聘为客座教授及访问教授。
叶嘉莹的名气日益增大。然而,她始终心系故土,常常梦回故乡,却难以进门。
与诗结缘的一生。叶嘉莹始终未停止对古典诗词的研究。
古典诗词中的智慧,帮助她度过了生活中的种种挫折。尽管经历了多次磨难,她丢失了衣物和行李,却始终随身携带恩师、诗词大师顾随的授课笔记。
“因为我知道那些东西的价值。它们记录了恩师对诗歌的深刻见解,我必须保护它们。”
生活安定后,她将这些珍贵的笔记交付给恩师的女儿,并着手整理出版。
在哈佛大学做研究时,叶嘉莹全身心投入,研究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生活简朴,一日三餐只是简单的三明治。她与诗词相伴,享受着这种平静而充实的生活。
她致力于教书,希望将古典诗歌中美好的世界传递给年轻人。
“我所做的一切,并非为了个人的追求。”叶嘉莹说,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瑰宝,“我有责任传承它,上对得起古人,下对得起后来者。”
叶嘉莹的“弱德之美”。在南开大学教书时,叶嘉莹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人们敬佩她的才华,更折服于她身上散发出的平和气质。
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提出了“弱德之美”的概念。这并非软弱,而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仍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撑。
她了解古典诗词的价值,毕生致力于传承中华古典诗词文化。她捐出退休金设立奖学金,推动诗词教育。
叶嘉莹的慷慨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叹。她淡然回应道:“我从不为自己得失而烦恼。我的内心有理想、有持守。这样我就活得内心很平安,也很快乐。”
叶嘉莹,一生只做一件事。如今,这位“诗词的女儿”已离我们而去,但她的风雅永远留在人间。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7777788888一肖一码,最新数据解读:中新人物 | 叶嘉莹,一生只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