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涩药,亦称为固涩药,是一类主要功效为收敛固涩、用于治疗滑脱病证的药物。它们通常具有收敛、固摄的特性,能够稳定体内的各种滑脱现象。
收涩药分类
收涩药可分为三类:固表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和固精缩尿止带药。但需注意,某些药物可能同时具备多种功效,临床应用时需全面考虑。
第三节 固精缩尿止带药
这类药物具有酸涩收敛的特性,主要作用于肾和膀胱经。它们具有固精、缩尿、止带的作用,某些药物还兼有补肾之功。适用于因肾虚不固导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清稀等症状,常与补肾药物配伍使用,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来源
金樱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主要产于四川、湖南、广东、江西等地。在果实成熟变红时采收,干燥后除去毛、刺、核,即为药用金樱子。其气微,味甘、微涩,以个大、色红黄者为佳,通常生用。
相关名字
金樱子还被称为糖罐子、刺头、倒挂金钩、黄茶瓶等。
产地
主要产于四川、湖南、广东、江西等地。
性味归经
金樱子味酸、甘、涩,性平。归肾、膀胱、大肠经。
功效
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
性状鉴别
金樱子为花托发育而成的假果,呈倒卵形,长2~3.5cm,直径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棕色,有突起的棕色小点,系毛刺脱落后的残基。顶端有盘状花萼残基,中央有黄色柱基,下部渐尖。质硬。切开后,花托壁厚1~2mm,内有多数坚硬的小瘦果,内壁及瘦果均有淡黄色绒毛。无臭,味甘、微涩。
主治病证
- 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
金樱子味酸而涩,具有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作用。适用于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膀胱失约之遗尿尿频,冲任不固之崩漏下血,带脉失约之带下过多。常用于治疗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常与芡实相须为用,或与菟丝子、补骨脂、海螵蛸等补肾固涩之品同用。若崩漏下血,可与山茱萸、黄芪、阿胶等药配伍;治疗带下不止者,可与椿皮、海螵蛸、莲子等同用。
- 久泻,久痢
金樱子入大肠,能涩肠止泻。治脾虚久泻、久痢,可单用浓煎服,或配伍人参、白术、芡实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使用注意
金樱子主要功效为收涩,故邪气实者不宜使用。
现代研究
- 化学成分
金樱子主要含多糖、黄酮类、三萜类及鞣质等。还含有机酸、皂苷及少量淀粉等。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金樱子(金樱子肉)中的金樱子多糖以无水葡萄糖计,不得少于25.0%。
- 药理作用
金樱子所含的鞣质具有收敛、止泻作用;所含多糖具有增强小鼠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作用;还能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抗氧化作用。煎剂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此外,还具有抑菌、抗炎等作用。
注:上述内容及图片来自教材和网络,仅作科普学习。文中涉及的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每天学习一味中药——金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