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肾结石”吓得瑟瑟发抖的举个手🙋♀️。小时候,小蒲姐可是个不爱喝水,只爱喝饮料的小家伙。每当父母看见我偷着喝饮料,就会教训我:“小心得肾结石!”我得意洋洋地回应:“这么多年来,我尿尿都不痛,哪里像要得肾结石的样子?”
然而,最近听说有个同事一点症状都没有,却检查出了严重的肾结石,这让我对肾结石刮目相看。肾结石这家伙,可不总是风风火火地来,它有时也会潜伏在肾脏内,等你发现时,已经难以处理。
肾结石并不是只有“小石子”一种形态,它的大小悬殊——小如泥沙、米粒,大如鹿角,充满肾盂和整个肾盏。尿液中的钙盐、尿酸、草酸、胱氨酸等成分增高,一旦浓度超过溶解度,就会从尿液中析出,形成结晶。结晶逐渐增大、聚集,就累积成了肾结石。从结晶到肾结石的转变,短则几周,长则数月。
通常,肾结石移动到输尿管,造成堵塞、引发疼痛时,我们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而有些肾结石长得恰到好处,正好卡在肾盂中,尿液从石头周围流过,我们很难主动发现。如果不去检查,我们就会放纵肾结石越长越大,延误了就医的最佳时机。
大多数人发现自己的肾结石,都是在夜间或运动后,突然感到腰背部有刀割一样的剧烈疼痛,有时疼痛甚至能放射到下腹部、大腿内侧。同时,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总之——十分痛苦。对于这种情况,经过积极治疗和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肾脏健康状况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而那些“安静乖巧”的鹿角结石,在肾盂中静悄悄长大,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损害,还会继发感染,导致肾炎、肾周围炎、肾积水、肾积脓等疾病。如果能早点发现肾结石并控制它,结石也没那么可怕。
很多人觉得体检“没用”,根本检查不出什么。NoNoNo,比如尿常规,就能检测出一部分肾结石。除了疼痛,血尿是肾结石患者的另一大症状。结石在尿路中移动时,可能会损伤尿路上皮细胞,出现明显的血尿;当结石疼痛不明显时,也可能出现镜下血尿。如果体检报告中发现尿液隐血、尿液中红细胞超标,就得小心肾结石了。如果不放心,去医院做个B超、X线检查,也能发现肾结石。
虽然肥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痛风、糖尿病等疾病可能引起肾结石,但肾结石主要是因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造成的。肾结石偏爱工作忙、喝水少、饮食习惯不好的青壮年,尤其是30~60岁之间的男性和20~40岁之间的女性。要预防肾结石,还得从自身管理做起。
每天至少喝2000ml水,多饮水能稀释尿液浓度,减少尿液结晶的可能性。饮食要清淡,长期大量摄入高蛋白、高钠、高糖食物可引起尿钙、尿酸排泄增多,促进结石形成。不乱补钙,大多数肾结石中都含有大量的钙质,合理吃牛奶等高钙食物,也能一定程度上预防肾结石的形成。适量吃含嘌呤食物,体内尿酸过高,也会形成尿路结石。应避免吃动物内脏、高果糖饮料和酒,限制肉、海鲜等高嘌呤食物,尽可能降低饮食中的嘌呤含量。
参考资料:
- 林果为, 王吉耀, 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 下册. 第1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 王辰, 王建安. 内科学: 下册. 第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出现尿尿刺痛,才开始担心肾结石?你可能早就被它盯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