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类人群,年龄在16至25岁的青年人,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痛苦。他们并非因为繁重的996工作制度而痛苦,而是在打工的同时,他们饱受腰痛的折磨,腰背部僵硬,仿佛被束缚。这种疼痛起初可能是间歇性的,但随着病情的恶化,逐渐转变为持续性的折磨。
更糟糕的是,这种疼痛还可能导致身体畸形。强直性脊柱炎,被形容为“不死的癌症”,不仅因为患者深受疼痛之苦,还因为这种疾病如同癌症一般,难以根治。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影响的是青年男性,特别是年龄在15至30岁的男性。这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常常从骶髂关节开始,逐渐累及脊柱和骨盆。许多学者认为,人类白细胞抗原-B27(简称HLA-B27或B27)与这一疾病有关。在中国,有5%至7%的人群B27呈阳性,而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0%以上。
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成因,目前有三种主流的理论。首先,遗传因素在患者中占有重要地位,约58%的患者具有遗传倾向。其次,感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骨盆附近的感染,如前列腺炎、溃疡性结肠炎和盆腔感染,可能通过淋巴途径导致强直性脊柱炎。最后,自身免疫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约6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存在补体增高和免疫复合物增高的现象。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关节变化非常独特,以肉芽肿为特征的滑膜炎为主要特点,通常伴随着纤维化和骨化,滑膜增厚。随着病情的发展,这种变化可能累及腰椎,特别是在椎间盘纤维环的前外侧外侧纤维中,形成韧带骨化,这些骨化会向上和向下延伸,最终将所有椎体连接成骨桥。如果骨桥形成了多节,在放射线中就会呈现出类似竹子的形态,这在临床上被称为“竹节样改变”。
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非常严重,且进展缓慢。早期患者可能仅感到下腰部疼痛和僵硬,可能伴随消瘦和低热等症状。随着疾病的进展,间歇性疼痛逐渐转变为持续性疼痛,最后疼痛可能会消失,但脊柱会逐渐变得强直。强直意味着强迫脊柱变直,脊柱的弯曲和活动度逐渐受限,最终可能导致患者无法向前弯曲。
强直性脊柱炎之所以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一方面是因为患者深受疼痛之苦,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种疾病的治愈可能性极小。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对症治疗,旨在从某种程度上缓解疾病的进展。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物,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腰背部疼痛;改善病情的药物,如柳氮磺吡啶和甲氨蝶呤,可以在确诊后尽早服用;有时医生也会建议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对于畸形,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案,强直性脊柱炎的根治仍然是一个难题,大多数患者都会持续受到疾病的困扰。
面对强直性脊柱炎,我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的疼痛,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质量。希望医学界能够早日找到根治这一疾病的方法,让患者们摆脱痛苦,重拾生活的希望。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强直性脊柱炎」称为「不死的癌症」?因为疼,而且无法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