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早期识别肺结核对防治肺结核至关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肺结核?以及,我们地区对于肺结核防治有哪些惠民政策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肺结核的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无食欲、体重减轻等。如果您有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警惕肺结核的发生。
肺结核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盗汗、咳嗽、咳痰等。其中,发热是活动性肺结核早期的重要症状之一,多为低热,重症患者或恶化时可能有寒战高热。肺结核病人的发热特点为体温不稳定,早晚相差1℃以上,常见长期午后的低热,次日凌晨退热,故有“潮热”之称。盗汗则表现为夜间入睡后出汗,醒后汗止。
如果您的身体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做进一步检查。一般全区各个县、市、区的人民医院都有结核病门诊。检查项目包括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片、胸部CT,以及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结合PPD实验、纤维支气管镜等。同时,还需要做炎症指标的检查,如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等。通过这些检查和医生的综合判断,再明确是否患上肺结核。
值得注意的是,肺结核可防可治。早期、联合、足量、规律的用药治疗是防治关键,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治愈。新发传染性肺结核的彻底治愈一般需要服药6-8个月,为了减少耐药性结核的产生,千万不要漏服或间断服药。
在我们地区,肺结核患者门诊检查费用100%报销、住院费用90%报销,耐多药肺结核治疗费用纳入大病统筹和大病医疗救助,内科、外科治疗按实际发生费用据实报销。肺结核患者到指定医院治疗,可享受3顿免费营养餐;在指定地点集中服药,可享受免费营养早餐。此外,还对重点人群进行免费筛查,包括65岁以上老年人群,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入学新生,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面对肺结核,我们要树立信心,认识到肺结核是可防可治的,并不可怕。同时,要按时服药,积极治疗,早日康复。此外,还要减少外出,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加强营养,提高身体抵抗力,及时复诊,如有不良反应应及时找医生。
记住这五句话,让我们更好地面对肺结核,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别错过最佳时机!有这些症状可能是肺结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