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中医称之为“泄泻”,其证型多样,包括伤食、寒湿、湿热、脾虚、脾肾阳虚等。在中医看来,实证如伤食、寒湿、湿热腹泻多由外邪侵袭所致,而虚证则主要为脾虚和脾肾阳虚。在治疗腹泻时,中医注重辨证施治,依据不同证型选用合适的中药。
1. 伤食腹泻 证见腹痛腹泻、肠鸣,大便臭秽,泻后痛减,嗳腐酸臭,不思饮食;或泻而不畅,大便常杂不消化食物,脘腹痞闷,嗳腐恶食,舌苔厚腻或垢浊,脉滑。治宜消食化积,和中止泻。可选用的中成药包括保和丸、健胃消食片、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小儿消食颗粒、大山楂颗粒、山楂麦曲颗粒、山楂调中丸等。
2. 湿热腹泻 证见腹痛即泻,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宜清热利湿,可选用肠炎宁片、葛根芩连口服液、五味香连丸、香连片等。
3. 脾虚腹泻 证见大便时泄时止,便稀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食少体倦,脘腹胀满,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治宜健脾益气,温中止泻。可选用的中成药包括婴儿健脾颗粒、补脾益肠丸、参苓白术散、启脾丸、小建中颗粒,香砂六君丸、丁桂儿脐贴等。
4. 脾肾阳虚腹泻 证见久泻不止,食少腹胀,脐下隐痛,肠鸣而泻,泻后则安,完谷不化,五更泻、形寒畏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温肾健脾,固涩止泄。可选用的中成药包括四神丸、肉蔻四神丸、附子理中丸、固本益肠片等。
5. 寒湿腹泻 证见泻下清稀,如水样,色淡臭气轻,腹痛肠鸣,脘闷纳少,畏寒,鼻塞头痛,肢体酸痛,苔白或白腻,脉浮缓。治宜解表散寒,芳化湿浊。可选用的中成药包括藿香正气口服液、保济口服液、六合定中丸等。
逸仙药师提醒 服药期间需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以上中成药不适用于急性肠道传染病之剧烈恶心、呕吐、水泻不止。若服药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轻、中度脱水可考虑补充口服补液盐Ⅲ,重度脱水或严重腹泻应以静脉补液为主,直至腹泻停止。
(注:文中图片为虚拟图片,仅供参考。)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用于治疗腹泻的十种中成药,分五类,辨证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