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个月内 3 人被咬死亡,夏天带娃出门警惕这种“夺命虫”

1 个月内 3 人被咬死亡,夏天带娃出门警惕这种“夺命虫”

钮蓓佳 2024-12-04 食疗养生 607 次浏览 0个评论

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各类因蚊虫叮咬而导致的疾病进入了高发期。近期,安徽合肥的一家医院在短短一个月内就接诊了3例因虫叮咬致死的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悲剧的罪魁祸首,正是令人闻之色变的——蜱虫。

蜱虫,这种隐藏在户外的夏季“夺命虫”,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寻找着它的猎物。在未吸血时,它犹如干瘪的绿豆般大小,但一旦吸饱血液后,便可膨胀得如同饱满的黄豆,甚至可达指甲盖大小。尤其是孩子们,因为喜欢在树林、草丛中玩耍,他们更容易成为蜱虫的目标,相关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

据《江南都市报》报道,今年3月,南昌安义一名3岁女童因不停抓头,家长扒开她的头发后,竟发现女童头上竟然爬着一只蜱虫。又如《楚天都市报》报道,今年4月,2岁半的贝贝(化名)外出游玩后,眼皮上出现了一个黑色的小点,原以为是眼睛受伤结了血痂,但就医后才发现原来是一只蜱虫。蜱虫叮咬后,可能出现高热、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病情极为凶险,但由于其症状与感冒发烧相似,许多人会误以为是普通的感冒而延误治疗。

更为严重的是,蜱虫最大的特性就是会钻进皮肤吸血,并可能将毒素注入人体,引起蜱瘫痪症,少数情况下还会导致死亡。而且,蜱虫携带的病菌较多,十分容易传播疾病。因此,家长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夏季带孩子外出时。

一旦被蜱虫叮咬,切记不要硬拔或拍打,否则会导致虫体残留部分的多种病毒进入体内,引发感染,甚至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疾病。正确的做法是,用酒精涂抹蜱虫头部,使其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小心取下蜱虫。取出蜱虫后,要进行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此外,夏季是各种蚊虫活跃的季节,人们很容易遭到叮咬后感染多种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夏季的防虫工作,如避免在草丛、草地、树林、绿化带等地方长时间逗留,穿长袖长裤,避免穿凉鞋,注意驱蚊等。

对于夏季常见的其他蚊虫,如蜜蜂、蚊子、蚂蝗、螨虫、隐翅虫、蜈蚣、红火蚁、恙虫等,也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一旦被叮咬,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如用碱性溶液冲洗伤口,避免在皮肤上拍死虫子,尽快就医等。

总之,夏季防虫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的重要措施,我们需要认真对待,做好防范措施,切勿掉以轻心。同时,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防虫小妙招,共同为夏季健康护航。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1 个月内 3 人被咬死亡,夏天带娃出门警惕这种“夺命虫”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