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在广东地区是常见的皮肤病,其导致的皮疹持续不退、难以忍受的瘙痒常令患者夜不能寐,甚至因无法控制抓挠而造成身体多处伤痕。尽管这看似是一个“小病”,但往往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赖维教授在接受羊城晚报的专访时指出,许多患者对该病存在深刻误解,不正确的认知可能导致错误的治疗行为,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误解一:免疫力低、疲劳导致发病
赖维教授解释,特应性皮炎并非因抵抗力下降所致,而是与免疫系统的混乱、过度反应密切相关。因此,对于久治不愈的患者,不必盲目寻求通过打免疫球蛋白或服用增强抵抗力的药物来治疗。该病主要与三大因素有关:一是遗传的过敏体质,如家族中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二是过敏原的接触;三是多种复杂炎症反应的诱发。
误解二:是皮肤不洁净导致的
有些患者错误地认为特应性皮炎是由于皮肤不干净或感染了细菌、病毒引起的,从而过度清洁并使用消毒产品。但实际上,过度清洁和消毒反而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功能,使过敏原、刺激物、微生物更容易刺激皮肤,形成恶性循环。
误区三:不忌口或忌口太多
赖维教授观察到,一些患者完全不忌口,而另一些患者则盲目忌口,导致营养不良。正确的做法是,患者应明确自己对哪些食物过敏,并据此进行饮食调整,而不是盲目忌口或放纵自己。
误区四:特应性皮炎治不好&一定要想办法把它“根治”
一些患者认为特应性皮炎无法治愈,而另一些患者则四处求医,试图根治该病。赖维教授强调,虽然特应性皮炎与遗传的过敏体质有关,但通过规范治疗、避免过敏原并避免其他诱发因素,该病是可以得到长期控制的。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症状、恢复皮肤屏障功能,提高对环境、接触物的抵御能力。
治疗建议
赖维教授指出,对于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清洁和保湿是基础。此外,根据病情轻重,医生会采取分级治疗,包括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对于中重度患者,还可能考虑使用JAK1抑制剂等靶向治疗药物。
关注青少年患者
赖维教授特别提醒,特应性皮炎的青少年患者需要特别关注。该病不仅造成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引发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家长应积极带孩子接受规范治疗,以减轻疾病对学习和社交的影响。
特应性皮炎的皮损可能发生在身体的多个部位,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于特应性皮炎患者,特别是青少年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规范治疗,以减轻身体和心理的痛苦。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得病是因清洁不够、免疫力低?你对特应性皮炎误解太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