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类 过敏性鼻炎(AR)按变应原种类、症状发作时间和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有助于指导药物治疗。
按变应原种类:
- 季节性AR:症状发作呈季节性,常见致敏原为花粉、真菌等季节性吸入物变应原。
- 常年性AR:症状发作呈常年性,常见致敏原为尘螨、蟑螂、动物皮屑等室内常年吸入物变应原以及某些职业性变应原。
按症状发作时间:
- 间歇性AR:症状发作<4d/周,或<连续4周。
- 持续性AR:症状发作≥4d/周,且≥连续4周。
按疾病严重程度:
- 轻度AR:症状轻微,对生活质量未产生明显影响。
- 中-重度AR:症状较重或严重,对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药物治疗 AR治疗原则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健康教育。以下详述药物治疗:
1. 糖皮质激素
- 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过敏和抗水肿作用。
- 鼻用糖皮质激素为一线用药,能明显改善AR患者所有鼻部症状。
- 口服糖皮质激素为二线用药,通常仅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考虑短期使用。
2. 抗组胺药
- 分为口服抗组胺药和鼻用抗组胺药,均为一线用药。
- 能明显缓解鼻部症状,特别是鼻痒、喷嚏和流涕。
- 口服抗组胺药适合对花粉过敏患者的预防性治疗。
- 鼻用抗组胺药适合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及需要快速控制鼻部症状的患者。
3. 抗白三烯药
- 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为一线用药,对鼻塞症状改善作用优于第二代口服抗组胺药。
- 对AR伴或不伴哮喘的患者均有效。
4.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 这类药物属于色酮类化合物,对缓解AR的喷嚏、流涕和鼻痒症状有一定效果。
- 由于起效慢,作用维持时间短,可作为预防用药。
5. 减充血剂
- 可快速缓解鼻塞,但对AR其他鼻部症状无明显改善作用。
- 应严格控制使用次数及疗程,避免反跳性鼻黏膜充血。
6. 抗胆碱药
- 鼻用抗胆碱药为二线用药,主要用于减少鼻分泌物。
- 一般对鼻痒、喷嚏和鼻塞等症状无明显效果。
ARIA推荐过敏性鼻炎诊疗方案 根据ARIA的推荐,对AR的治疗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分类和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对于中-重度AR患者,鼻用糖皮质激素通常是首选,而抗组胺药、抗白三烯药和肥大细胞膜稳定剂也可根据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对于季节性AR,鼻用抗组胺药可能更为有效。对于轻度AR,单一药物治疗可能已足够,但对于中-重度AR,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
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患者的教育和管理,包括避免已知的变应原,加强环境控制,并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对于儿童、老年人和特殊人群,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过敏性鼻炎药物治疗全总结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