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色后的内容: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赫 实习记者 侯佳欣)“中山一院的医生,你们的医术真是神乎其神!”饱受癫痫折磨的患儿小安(化名)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得到治愈后,小安妈妈激动地向医生们表达了最真挚的感激。
小安今年才6岁,却被癫痫这个恶魔折磨了整整4年。4年里,小安一家辗转多家医院寻求治疗,但症状控制始终时好时坏。近一年来,小安每天需要服用多达6种抗癫痫药物,尽管药物已加至最大剂量,但他每天仍频繁发作,甚至一天发作十几次或几十次。
由于疾病的折磨,小安只能待在家里,家人无时无刻不在他身边看护。经久不愈的癫痫不仅让小安的身体备受摧残,他的性格也变得执拗,智力和语言能力逐步落后于同龄小朋友。
“德巴金、奥卡西平、拉莫三嗪、拉考沙胺、吡仑帕奈、氯硝西泮……这些药物我们已耳熟能详,但小安的情况却每况愈下。”小安妈妈对这些药物已经了如指掌,确诊为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小安却仍无法摆脱病痛的折磨。
在绝望之际,小安妈妈把希望寄托在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在张弩教授领衔的多学科诊疗团队对小安进行了详尽的会诊和讨论后,他们为小安制定了立体脑电图(SEEG)电极的植入方案。
7月14日,张弩教授及其团队专家在机器人辅助下成功地为小安植入了4枚颅内电极。经过3天的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和脑皮层刺激功能定位,团队成员终于明确了小安癫痫病灶的位置和范围。
根据检测结果,专家团队进行了第2次讨论,并在征求小安家属意见后,决定采取术中融合AR导航的方式“精准制导”,在保护运动区的前提下手术切除病灶。
7月18日,张弩教授团队运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ZEISS KINEVO 900手术显微镜,通过多模态影像融合和AR导航,在小安的大脑上精确地定位,成功切除了癫痫灶,并保护了邻近的重要血管和运功功能区。
术后,小安的肢体活动如常,癫痫再也没有发作。小安妈妈喜极而泣,她终于看到了小安摆脱病痛,重新拥有健康生活的希望。
据悉,在我国,像小安一样的难治性癫痫患者超过300万人。在药物治疗无法控制时,患者却常常因为病灶位置不明确而无法得到有效治疗。
“借助机器人和增强现实神经导航等先进设备,我们能更精准地定位癫痫病灶。”张弩教授表示,除了外科手术切除,对于病灶较小的患者,还可以用激光毁损等微创方式进行治疗;病灶范围比较广泛的,还有神经调控电极植入等治疗方案。每个患者都需要个体化评估,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这场手术不仅让小安重获新生,也为无数难治性癫痫患者带来了希望之光。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癫痫又有了新疗法!中山一院成功将病灶“连根拔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