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吉林的蔡叔(化名)今年62岁,从去年秋天开始,他总会在清晨擤鼻涕时,发现纸巾上有暗红色的血丝,不仅如此,咳痰的时候也会带些血。起初,他以为这只是秋高气燥所致,并未过多在意。然而,这些症状持续了大半年,且鼻涕中的血丝越来越多,蔡叔才来到当地医院问诊。经过检查后,他得知这一切表现竟然是由鼻咽癌导致的。咽喉肿痛、鼻涕带血、牙龈红肿等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普通的上火症状,怎么也会变成癌症发出的警告信号呢?
在中医上,“上火”有虚、实之分。实火一般发病急,来势猛,患者多有肿痛、烦渴、口干舌燥、尿黄少等表现。虚火一般起病缓,病程长,患者多有低热、盗汗、失眠、尿短赤等表现。在中医理论中,上火还可按照五脏学分为肝火、心火、胃火、肾火、肺火。
- 肝火:多与情志有关。压不住火,老想生气,常表现为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胁肋胀痛;
- 心火:多发于夏季,与情绪及饮食有关。如果夏天吃过多补品,可导致心火。常表现为五心烦热、舌尖疼痛、心烦气躁、心慌心悸;
- 胃火:与气候、口味及情绪有关。生气,夏天过热,常吃辛辣、湿热食物等,都可能引起胃火,常表现在大便干燥、牙痛、牙龈出血、多食易渴;
- 肾火:一般多为虚火,主要表现为目眩、耳鸣、腰酸痛、失眠健忘、牙齿松动或疼痛等。
- 肺火:秋季多见,淋雨或受到风寒后,最容易上肺火。常表现为咽喉疼痛、口眼干燥、咳嗽、咳痰。
许多人出现身体不适时,往往会将其归类为“上火”。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许多癌症早期,常有类似“上火”的表现,只是大多数人并没有特别关注,导致延误病情。
- 咽部不适:食管癌的早期,病人基本无任何不适,随着病情的发展,身体就会有明显表现,其中之一就是咽部不适。吞咽食物的过程,特别是干硬的食物,经过病变区时,可能产生异物感,或吞咽食物时,食物下行有缓慢滞留感。如有以上症状,并持续3个月以上,尤其是食管癌高发地区的人群(华北、苏北、浙东、闽赣及广东的潮汕、梅州地区),应重视症状,尽早到医院进行排查。
- 流鼻血、淋巴结肿大:鼻咽癌虽不是高发癌症,却非常青睐广东人,因此医学界也将其称为“广东癌”。鼻咽癌多发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位置比较隐蔽,症状也并不明显。由于症状与上火类似,常被人忽略。当鼻咽癌不痛不痒,持续增大,可能或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表现。这个时候已经说明肿瘤已从鼻咽部扩散到淋巴系统,需要及时就诊。
- 尿液颜色变深:胆管癌是源于肝外胆管的恶性肿瘤。胆管癌主要表现为无痛性黄疸加重,患者随着病情越来越“黄”——出现巩膜黄、皮肤黄、尿色深、陶土色大便等症状。
- 眼白发黄:部分肝癌患者也会出现黄疸,眼皮和皮肤呈现黄色的表现。据统计,有15%—30%的肝癌患者会有黄疸表现。
当身体出现“上火”症状时,首先要排除癌症的可能性。在排除了癌症的可能性之后,应该如何“降火”呢?
- 嗓子疼:可用金银花、野菊花、胖大海等泡水代茶饮,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口腔溃疡:近期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若是1个月内反复发作,需要警惕是恶性口腔溃疡的可能。
- 流鼻血:若是缓解干燥导致流鼻血,可打开加湿器;若是不明原因流鼻血,最好到耳鼻喉科进行检查。
- 嘴角起泡:多与吃热气食物或病毒感染有关,应少吃花生、瓜子等带壳食物,可用冰敷、清洗水泡。严重时,可遵循医嘱使用一些抗菌药物。
- 发炎:当人体维生素B2缺乏,可能会引起口角发炎等症状,最根本的预防措施就是多吃水果、蔬菜。
出现“上火”症状多与饮食习惯、生活作息有关,但若是通过生活改正,却仍反复“上火”,就要考虑很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不适,应尽早就医。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你以为的“上火”,或是癌症“预警”!出现5种症状,别不当回事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