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丘陵的皖南、赣东北地带,是我国有色金属矿富集区。唐宋时期,这里的金银铜矿开采进入大规模时期,留下了众多矿洞遗迹。然而,这些矿洞长时间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中,直到广西、重庆的探洞团队将它们重新发现。他们探索的是位于赣东北德兴市的一处古银矿遗址,深入坚硬的岩石内部,发现了长达近千米、近百米深的复杂洞穴系统。如果不是亲眼见证,人们很难想象这是历代矿工一寸寸凿出的“地下迷宫”。
惊叹于人工凿洞之壮观,江西德兴的老百姓口中的“十八洞天”,是德兴银山矿区最古老的一处矿洞,洞洞相通、洞中有洞,就像一座地下迷宫。探险队员们带着好奇心,在漆黑的洞穴中前行,当看到被凿开的断面上银光闪闪,与腐朽枕木相映,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矿工艰苦开矿的场景。
2016年11月,国内两个顶级探洞团体——杨志带领的重庆市洞穴探险队、李晋带领的广西乐业飞猫探险队“强强联手”,潜入了江西省德兴市的一处荒山中的地下洞穴。他们通过竖井深入矿洞,发现了内部别有洞天,与地面呈斜夹角的平巷,与地面平行的横巷,以及一个开阔的洞厅。在洞厅中抬头望去,看到头上还有通向另一侧的竖井口。更惊喜的是,岩壁上还有亮晶晶的各色矿石。
这些人工洞穴,尤其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洞穴,其探索价值不逊于大自然鬼斧神工完成的溶洞。这些矿洞不仅是历代矿工留下的遗迹,也是古代矿冶史的见证。由于长期开采,矿山地区地质条件变得不稳定,采场内部状况更是充满不确定性。然而,这正是探险者所喜欢挑战的地方。
德兴矿业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银、金、铜三大金属会聚的重要矿场,是湿法冶金技术的发源地。北宋德兴人张潜所著《浸铜要略》开湿法冶金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历经千余年,德兴至今仍是我国以铜金为主的有色金属矿业重要基地,有“金山”、“银城”、“铜都”之誉。德兴金山金矿,矿业遗迹资源类型多样、历史悠久,遗迹保存较为完整。
德兴的矿洞不仅是金银铜矿的“聚宝盆”,也是古代矿业辉煌历史的明证。这些规模浩大的地下工程,被世人所忽视,但它们的伟大程度,丝毫不亚于地面上的宫殿、庙宇、民居。在这些矿洞中,古人使用简单的金属工具,在石山腹中挖出洞穴,其难度要远远高于在地面上建造这些建筑。
德兴矿区探洞初次试水成功,人工洞穴探险悄然拉开序幕。这是一个伟大的探索时代,人工洞穴探险的大幕,才刚刚开启。在这片大地之下,还有无尽的探险趣味等待人们去发现和探索。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探洞高手潜入德兴千年矿洞 矿工竟用双手凿出了“地下迷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