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看血常规 | 孩子“中性粒细胞”偏低是得了什么病吗?怎么处理?

学看血常规 | 孩子“中性粒细胞”偏低是得了什么病吗?怎么处理?

苗林雨 2024-12-08 食疗养生 879 次浏览 0个评论
(WS/T779-2021),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参考范围。

那么,中性粒细胞低真的意味着孩子免疫力低下吗?实际上,中性粒细胞的减少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包括感染、药物影响、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髓疾病等。其中,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如幼儿急疹,其血常规表现为病程第3-6天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此外,某些药物,如氯氮平、硫脲类药物和柳氮磺吡啶,也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

那么,什么是“升白针”呢?它实际上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够促进中性粒细胞的生成和成熟。然而,对于单纯的外周中性粒细胞减少,骨髓储备充足的情况下,无需立即考虑使用“升白针”。只有在骨髓储备不足,如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等情况下,才考虑使用此药物。

家长们也不必过于恐慌,以下是一些值得担忧的情况:1. 伴有贫血或血小板减少;2. 伴随着脾脏肿大、淋巴结肿大、骨痛等症状;3. 生长发育迟缓或慢性腹泻;4. 既往有反复或严重感染;5. 腹痛或没有渗出物的溃疡;6. 中性粒细胞减少超过1周且无明显好转趋势。

综上,家长们遇到孩子中性粒细胞低的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并听从医生的建议和后续复查计划。不必过分担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祝愿孩子们新学期健康快乐,家长们也请做好充分的准备。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学看血常规 | 孩子“中性粒细胞”偏低是得了什么病吗?怎么处理?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