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东南眼科医院的小儿眼科门诊,记者发现,许多孩子在接受医生详细验光检查前,都需要先排队滴眼药水,而后闭眼15分钟,如此反复滴上3次,共45分钟。这究竟是什么样的神操作?
福州5岁男孩150度近视,药水一滴近视度数“消失”了!
“才过了一个多月,孩子怎么就近视了?”上周,福州5岁的男孩新新(化名)在妈妈陪伴下,来到东南眼科医院小儿眼科“求助”。新新妈告诉医生,前几天她去配眼镜,顺便让孩子做了电脑验光,结果显示为150度近视。可是暑假前,新新刚刚查过视力,当时报告结果还是在正常视力范围。
东南眼科医院业务副院长、小儿眼科主任夏江胜询问了孩子近期的用眼情况和上学期的视力检查结果后,安排他进行“散瞳验光”。在点了几次散瞳药水后,新新再次接受电脑验光检查时,近视度数竟然“消失”了。
夏江胜解释,孩子并没有近视,只是因为暑假用眼太疲劳,导致暂时的度数增加。儿童调节能力强,过度用眼后,眼睛处于紧张状态,单纯的验光无法准确判断他们的屈光状态,所以,先要用眼药水让紧张的眼睛放松下来,再进行验光。
并非所有孩子都是“假性近视”
在眼科门诊中,像新新这样暑期过度用眼,出现“假性近视”的孩子十分常见。夏江胜介绍,假性近视其实就是视疲劳。连续的近距离用眼会造成调节异常,出现暂时性的视力下降。通过适度休息,调整用眼习惯,是可以恢复的。
不过,夏江胜提醒,假性近视多发生在儿童青少年身上,但并非所有孩子的视力问题都属于假性近视!一些家长常常存在误区,在发现孩子视力异常后,认为孩子年龄小,一定属于假性近视,没有引起重视,不加以干预,结果假性近视发展为不可逆转的真性近视,只能与眼镜为伴。
眼科医生多年经验:预防近视,重在用眼习惯
通过多年的门诊观察,夏江胜总结道:除了遗传因素外,不良的用眼习惯是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学习时间过长、读写姿势不规范、户外活动时间严重不足等情况普遍存在。
预防和控制近视,应从这些行为习惯入手:
- 暑假完全不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不太现实,但要控制时间,每40分钟,休息或远眺5分钟~10分钟;
- 陪同孩子到户外活动,让他们的眼睛接触自然光线;
- 学习时,除了台灯外,还应打开环境灯;
- 读书、做作业时保持正确读写姿势:身正腰直,做到一拳(胸离桌子一拳远)、一尺(眼离书本一尺远)、一寸(手离笔尖一寸远)。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福州5岁男孩150度近视,药水一滴近视度数“消失”了!这是什么神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