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为何就杀不死?这篇文章讲清楚了

新冠病毒,为何就杀不死?这篇文章讲清楚了

章美瑛 2024-12-10 花茶养生 261 次浏览 0个评论

作者:如松 来源:功夫财经

世界上不断有新病毒出现,但大部分病毒由于影响短暂,往往不会在人类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只有那些流行时间长、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影响、传播速度快的病毒,才会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记。

是什么因素让病毒流行的时间更长、更快呢?科学家们认为这与病毒的特性有关,这无疑是正确的。那些在自然状态下难以存活的病毒或毒性较弱的病毒,对人类的影响有限。

然而,大自然每时每刻都在创造新病毒,这些病毒的特性各异,有些难以在自然环境下存活,有些则很容易存活,有些毒性弱,有些则毒性强烈。对于生命力顽强、毒性强的病毒,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它们对人类的最终影响呢?

1. 新冠与SARS病毒流行能力差异在哪里?

简化来说,2003年的SARS病毒与本次的新冠病毒具有高度相似性,其流行特征应该也有相似性,但今天我们发现两者在流行上有很大的不同。

SARS病毒从2002年11月至12月开始流行,到2003年夏初的6月至7月就迅速结束了。很多人会说是生物学家的努力让病毒终止了传播,但实际上,只要病毒的传播超过一定的速度,又没有有效的疫苗,各种手段在阻断病毒传播这个环节上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很小的(但这不否定医护部门在拯救生命中的作用)。

纽约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新冠病毒大流行过程中,居家之人染病的几率比外出工作之人还高,所以从某种角度看,人类使用的物理隔离措施对病毒传播所起到的阻断效应值得商榷。

有人可能会说,外出戴口罩发挥了作用,但如果病毒在空气中广泛存在,口罩并没有多少用处,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戴着口罩。所以,物理隔离措施对病毒传播的阻断作用是有限的。

因此,有效阻止病毒传播的因素很可能与人的行为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客观因素在发挥作用。一般认为是因为冬季前后的紫外线更弱,“放纵”了病毒的传播,而夏季紫外线增强,抑制了病毒的传播,所以,SARS只流行了两个季度就结束了。

现在,既然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有很强的相似性,为何新冠病毒现在依旧在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加速传播?要知道这些地区已经进入了炎热的夏季。我不排除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在流行能力上的差异造成上述差别,但我更愿意相信,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2003年与现在相比,太阳处于截然不同的状态。

2003年与今年,最大的不同恰恰就是太阳辐射强度出现了很大的差异。由过去60多年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图可以看出,2003年所处的周期,波峰时太阳黑子数明显高于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期,同时,2003年正好在上一个周期中太阳黑子数比较高的时间点,对病毒传播的抑制力很强,夏季当然就更强。

而2020年却处于现在这个正在过去的周期中太阳黑子数的波谷时间点。此时太阳辐射的强度很低,即便夏季也无法阻挡病毒的传播,这是十分合理的解释。

2. 地球冷周期,瘟疫大流行

事实上,这与我们对历史的认识也是吻合的,几乎历史上所有的大瘟疫都爆发在冷周期(包括冷周期前后的转折期)。缘于太阳黑子数长期很低时,太阳辐射强度很低,就逐渐形成冷周期,辐射强度低也利于病毒的传播。

最典型的是东汉末期和三国时期,那是瘟疫大流行的时期,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寒冷周期。另外一个记忆深刻的时期就是1350年前后的冷周期,与之相伴的是鼠疫在欧亚大陆疯狂传播,如果没有这场大鼠疫,朱元璋或许就不会光荣参军,也就不会有大明朝。

这种现象在其他历史时期也有鲜明的体现。以前一直在寻找历史的不同时期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图(即太阳黑子数变化图),感谢杨学祥教授在他的博客中贴了出来。

我们都知道明朝末期出现过华北大鼠疫(开始于1580年,大约终止于1644年前后),皇城北京的人口就减少了四分之一左右,其他城市或乡村更可想而知。这次瘟疫恰恰出现在太阳辐照低迷的时期,这个周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明清小冰期(指的是明末清初的一百多年),即太阳黑子蒙德极小期。

19世纪初期,太阳辐照又出现了低迷的形态,对应的是太阳黑子道尔顿极小期,在这个时间段爆发了印度霍乱大流行。1817年霍乱在恒河三角洲流域现身并在印度流行,最终演变成了一场肆虐全球一百年的世纪病,仅在印度就造成了1500万至3800万人的死亡(1800年印度人口约7000万人)。

1820年至1824年,霍乱向东传播到曼谷、马尼拉、爪哇岛和中国东南沿海与日本,地中海沿岸和非洲也未能幸免。1826年,孟加拉国出现爆发,然后蔓延至俄罗斯并一路向西。1831年登陆英国,并攻陷了欧洲,然后又转入北美和南美。

这场全球大流行病在1837年消失。大家仔细看看上面的那张图,1837年恰恰是太阳辐照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即黑子数高峰的时间),这是不是很神奇?后来又多次出现阶段性爆发,直到1893年人们才发现了霍乱疫苗,霍乱大流行所带来的影响才慢慢平息。

1900年前后又出现了低温时间段,但降温幅度远低于太阳黑子蒙德极小期和道尔顿极小期,但在这个时间段依旧爆发了波及全球的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一般认为全球有5000万至1亿人丧生。

人们面对病毒,一般会认为我们比病毒更强大,也希望杀死病毒,解除它们对人类的威胁。人类真的比病毒更强大吗?根本不是!相反,任何一次的病毒大流行都会带来人口的巨大损失。既然人类不比病毒更强大,一味要杀死病毒的想法就不切合实际,或者说是一厢情愿。

人类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时时与大自然保持和平共处。所以,应对新冠病毒的正确态度是:

首先,加速进行疫苗的研发,降低病毒对人类带来的威胁;

其次,是坦然面对病毒,通过锻炼和饮食不断提升自身的免疫力让自己形成更强大的个体,有能力与病毒共存。

两者是同等重要的。即便未来科学家发现了疫苗,疫苗也只是帮助人类建立起与病毒的共存能力,而不是消灭病毒。

尊重自然,是人类已经学习了几千年的功课,现在也是。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新冠病毒,为何就杀不死?这篇文章讲清楚了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