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前半部分硬后半部分软是怎么回事?医生忠告:需留意这3种病

大便前半部分硬后半部分软是怎么回事?医生忠告:需留意这3种病

聂清馨 2024-12-10 职场养生 779 次浏览 0个评论

今天查房时,3床的李叔叔告诉我,他最近的大便有些反常。以前他的大便通常比较硬,一粒一粒的,就像羊拉屎一样。但最近几天,他发现大便前段依然硬实,但后段却变得稀烂。李叔叔之前偶尔也有过这种情况,但他没太在意。昨天在网上看到文章说这可能是肠癌的征兆,所以他来咨询我。

大便可以说是肠道健康的“晴雨表”。通过观察大便的颜色、形状、气味、次数等信息,我们或许能捕捉到肠道疾病留下的线索。正常的大便应该是黄色或黄褐色,软硬适中,形状如腊肠或香蕉,没有特殊的腥臭味或酸臭味,通常每天排放一次。

如果您的大便符合这些特点,恭喜您,您的肠道很健康。如果大便比较干硬,像羊拉屎一样,那可能是便秘;如果大便稀烂、粘稠,可能是消化不良。但很多人的大便要么硬,要么软,要么烂,一半硬一半软又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我将与大家深入探讨。

一、大便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每天都需要进食,食物经过简单的咀嚼后进入胃,与胃内的消化液混合形成食糜。食糜经过胃的研磨后,被排放进入小肠。在小肠里,食糜中的各种营养成分被吸收殆尽,剩余渣滓被排放进大肠,在肠内细菌的作用下逐渐聚集形成大便。最后,这些大便会在肠道蠕动的推动下逐渐移向直肠,当直肠内的大便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刺激肠壁使人产生便意。

大便的软硬程度主要与大便中水分的含量有关。大便之所以干硬,是因为在大肠内停留的时间过长,水分被大肠吸干;腹泻患者的大便之所以稀烂,主要是因为大肠发生痉挛,肠蠕动过快,来不及吸收大便中的水分。

二、大便“前头干硬,后边软烂”,需要留意3种疾病

大便之所以“前头干硬,后边软烂”,是因为前头的大便形成时间较早,在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水分被大肠吸干,所以比较干硬;而后边的大便形成时间较近,水分未被大肠过多吸收,所以比较软烂。

如果平时大便较硬,偶尔出现“前头干硬,后边软烂”的情况,可能与近期的饮食有关,如突然饮酒、吃太多生冷或刺激性食物,导致大肠蠕动紊乱,这种情况通过调整饮食往往会自行缓解。

但如果症状反复出现,并伴随便血、黏液便以及排便次数改变等,需要留意以下3种疾病:

  1. 直肠癌

直肠癌是大家最为担忧的情况之一。近年来,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直肠癌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大多数患者一经发现就已经是中晚期。据统计,超过80%的直肠癌一经确诊就已经发生转移,治疗效果极差。

部分直肠癌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大便的异常,如排便次数的改变、便血或大便前半部分硬后半部分软等。这可能是由于肿瘤体积增大,造成肠腔狭窄,前半部分大便滞留时间较长,所以较干硬;后半部分大便滞留时间较短,所以较软烂。

对于有肠癌家族史或肠息肉病史的人,如果反复出现大便性状改变,应及时就医进行肠镜筛查。

  1. 肠息肉

肠息肉是大肠黏膜表面突出的赘生物,大部分肠息肉没有明显症状,很多是在做肠镜检查时才被发现。少数肠息肉可能会引起大便性状和排便次数的改变,如大便前半部分硬后半部分软等。

肠息肉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其中腺瘤样息肉有一定恶变可能,即可能演变成肠癌。因此,一旦发现肠息肉,建议在肠镜下切除,并定期复查,以防复发。

  1. 肠易激综合征

部分年轻人会反复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这些症状在排便后会得到缓解。同时,还可能出现大便异常,如便秘、腹泻交替出现,或大便前半部分硬后半部分软等。但经过肠镜检查等各项检查,往往没有明显异常,这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疾病,主要由肠道植物神经紊乱或肠道菌群失调引起。多见于精神紧张、压力大的年轻人,通常通过调整心理、生活方式,并配合药物调理,症状能够缓解。

总之,大便“前半部分干硬,后半部分软烂”,属于大便性状的改变,可能与饮食有关,一般经过饮食调节后会得到缓解。但如果症状反复出现,并伴随其他症状,特别是对于有肠癌家族史或肠息肉病史的人,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筛查。

我是吴医生,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传播健康知识,如果您觉得我的内容对您有帮助,请点赞并分享给需要的人。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大便前半部分硬后半部分软是怎么回事?医生忠告:需留意这3种病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