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关于肝脏疾病的科普文章和视频中,几乎都会提及一种症状:肝区疼痛!确实,肝脏疾病,尤其是较为严重的疾病,如急性肝炎、爆发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都可能伴随着肝区疼痛。这种痛感往往源自于肝包膜被侵犯、过度牵拉,或病变侵犯到了周围组织和神经,表现为肝区钝痛、牵拉痛、刺痛、触痛、叩击痛等。
然而,尽管肝区疼痛可能与肝脏疾病有关,但内脏器官的复杂性决定了疼痛的原因可能不仅限于肝病。胆囊疾病、慢性胃病、胰腺疾病等也可能导致类似于肝区疼痛的症状。因此,肝区疼痛只能作为身体生病的信号,而不能作为诊断疾病的唯一依据。
那么,面对肝区疼痛,需要进行哪些检查呢?
-
肝功能筛查:这是检查的第一步,通过检查各种酶类实验,特别是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实验,可以敏感地反应出肝细胞的损伤情况。同时,对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筛查也非常重要,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总胆汁酸等。
-
甲胎蛋白:这是一种用于原发性肝癌侧面诊断的生化检验指标。它最初用于肝癌的早期诊断,通常在肝癌患者出现症状之前的8个月,甲胎蛋白指数就已经开始升高。因此,甲胎蛋白的升高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
影像学检查:在所有肝脏疾病的筛查中,影像学检查是不可或缺的一项。这包括超声检查、CT、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等,可以详细检查肝脏、胆囊,发现肝脏存在的病变,并判断病情的进展程度、发现肝脏占位性疾病。
-
肝穿刺检查:这是一种具有创伤性的检查方式,通常用于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诊断、早期肝硬化、肝脏癌变、不明原因的肝脏肿大、鉴别内科和外科性黄疸等方面。同时,它也是判断患者病情、医生指导治疗以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手段。
经过上述检查后,如果确定肝脏没有问题,那么就需要考虑是否由其他器官疾病引起。如果影像学检查或肝功能筛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则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精确诊断,以便全面了解肝脏疾病的情况,并开始针对性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肝区疼痛是肝病犯了吗?4项检查能看出问题,按医生指示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