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了全飞秒近视手术及其术后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专业的解答。以下是对原文的润色:
这篇文章旨在为广大打算进行近视手术且适合全飞秒手术的朋友们提供科普知识。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屈光手术医生,同时也是五年前成功接受全飞秒近视手术的患者,我将从双重身份出发,谈谈全飞秒术后视力恢复的几个常见问题。
首先,我们来谈谈“镜头”前的“白雾感”。近视屈光手术与白内障、眼底手术等有所不同,因为患者的预期值存在差异。后者是为了解决失明的隐患,而前者则是追求更好的视觉质量,帮助患者摆脱眼镜的束缚。因此,有些患者在术后一周,视力已达1.2,却仍感到有一层朦胧感,这究竟是何原因?其实这与全飞秒近视手术的原理有关。全飞秒激光在角膜基质层间预先扫描分离出一个“凸透镜”,之后通过一个2mm~4mm的小切口,将“凸透镜”分离并取出。取出后,角膜上下两层需要贴合并愈合,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时间。在完全贴合前,眼前的“白雾感”是普遍存在的,就像摄像机镜头前起了一层雾。每个人的“白雾感”消失速度不一,年轻人可能三天就消失了,而年龄偏大的人可能需要三周时间。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视力恢复速度的快慢。除了“白雾感”这个问题,术后最佳视力的到达时间也各不相同。绝大多数人可能在术后第一天就达到1.0甚至以上的视力,但也有个别患者,如我,术后第一天视力才0.6和0.8,过了3个多月甚至将近半年才到1.2。因此,如果手术设计的屈光度没问题,手术过程顺利,激光扫描流畅,视力的恢复只是时间问题和个体差异问题,无需过于担心。
另外,在角膜类手术后的初期,由于激光切削角膜,少量神经丛结构的再生需要一段时间,大部分患者都会有干眼现象,但一般都会在半年内逐渐恢复好转,多滴些人工泪液就能有效缓解。同时,由于手术治疗区角膜屈光率的改变,早期会有夜间眩光感、暗视力下降等情况,这些问题在术后3-6月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有些暗瞳大的患者可能会持续存在,但会随时间减轻。看近处“重影”、“花眼”等现象和视觉调节功能,年轻人恢复快的要三天,三四十岁的人可能会慢一些,需要3周到一个月,这个和视觉调节功能有关,一般都能恢复。
最后,我们来谈谈对近视手术“并发症”的隐忧。其实,不管是全飞秒、半飞秒还是表层手术,都属于角膜激光手术,医生最担心的远期并发症是继发性圆锥角膜,因为一旦发生,后果很严重。但近视手术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继发性圆锥角膜的发生概率已经降到了极低,术前检查都会尽量排除这种并发症的风险,保证角膜残余厚度足够安全。没有一种手术是绝对安全和完美的,想要彻底避免此类并发症发生也是不现实的。近视手术归根到底是一种个人选择的问题,如果选择不做手术,就老老实实戴眼镜,虽然伴随近视带来的种种不便,但也能接受;如果选择做手术,就到专业的眼科按流程进行检查,评估结果合适后,找有经验的屈光手术医生实施手术就可以了,早做一天,就早享受一天的清晰。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大家,让每一位考虑进行全飞秒近视手术的朋友都能获得清晰、舒适的视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王凯医生亲身体验 | 全飞秒术后相关问题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