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手术就要做全面的眼科检查,由于检查中有散瞳,不能开车骑车前往医院。检查的项目很多,包括常规的裸眼和戴镜视力、电脑验光、测眼轴、综合验光等等(配框架眼镜都会经历的步骤),还有几项会不太舒服但对于手术来说至关重要的检查。其中,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测非接触眼压和测前房深度。
测非接触眼压需要用力睁大眼睛,仪器会对着眼睛猛地一喷气,这是非常不舒服的检查。正常眼压在10~21mmHg之间。眼压是维持眼球内部的压力,如果偏高会更容易引发青光眼,过高就无法进行手术了。测前房深度则是用柱子一样的圆形物体几乎会抵着你的眼睛,粗略估算眼睛的位置能不能放下晶体,能放下多大的晶体。
检查的第二天也要再来医院重新验光,两次的数据更加准确。在确定完手术方案之后,就开始手术同意书讲解。医生从头至尾、逐字逐句讲解,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打断询问。我个人是比较清楚这个手术的,没有花费太多时间。
接下来就是订ICL晶体,受晶体库存+物流速度影响,一般等待时间在 2-8周左右。单纯近视的ICL晶体,医院都有备货,敲定医生手术时间即可;带散光的晶体,可能需要去瑞士进货,甚至现做运过来,等待2-3周物流运输时间,而且贵2000元。不同地区时间不同,具体可以问问医生。我个人散光度数150度,验光时带散光与不带散光的视觉效果差别非常大,还是订了带散光的ICL晶体。
ICL晶体到了会通知术前3天开始遵医嘱滴眼药水,尽量维持眼睛内部一个干净的环境。
按约定的时间办理住院。这里说一下为什么要住院,ICL晶体植入后要留院观察眼压及有不适症状。ICL 植入手术是将晶体植入眼内,因此算是内眼手术。理论上就存在发生眼内炎的风险,不过发生几率应该非常低,似乎目前国内未见报道。
并且,由于 ICL 是装在虹膜和晶状体之间,所以有可能发生虹膜炎,也可能会干扰自身晶体的代谢,从而导致白内障提前发生。同样,ICL 术后也会有眩光或光晕的可能,一般半年左右会消失,不会影响正常生活。并且偶尔会有初始尺寸或度数不准确的情况,或者当 ICL 位置发生旋转,还需要二次手术。其它的并发症还包括可能引起眼压升高。最严重的情况是,眼压持续升高,出现眼胀、头痛等症状,经降眼压处理几次后,眼压仍会升高。这种情况就只能手术取出ICL晶体。但这种情况我的管床医生说目前他们医院没有发生过。
住院一般是第一天检查,然后手术会分两天进行,一天做一只眼,第四天早上出院。这是因为测量的前房深度可能会与手术时的实际深度有误差,分两次做方便观察眼压,也更为稳妥。当然,赶时间也可以两只眼睛在同一天做。
手术当天早晨会对手术的眼睛进行散瞳,进手术室前护士会先让服一颗镇静剂,进入手术室后洗眼,要进入手术间前会对眼睛点局麻眼药水。局麻之后确实是没什么痛感,手术过程其实是很快的,只会感觉有点胀胀的。最难受的地方在于主刀医生会叫配合盯着的上方黄色灯光正中间,不能眨眼不能动,这个过程有些难受。医生调整好晶体的位置和角度就结束了,从躺上手术床到下床就5分钟左右。
手术后需要点含激素的眼药水,睡觉也需要封眼,避免挤压眼球。
手术完出院有很多注意事项,我直接上医生给我的文件。至于关心以后度数会不会涨的,这都全看个人造化了。
出院的早上检查视力是左眼5.0,右眼5.1,术后1周、1月复查双眼5.1,其他的检查也还好。ICL术后常见的光晕问题,我目前夜间还是在强光下有些许圆环样的光晕,不影响生活。
为了保护眼睛,我买了篮球护目镜和防蓝光眼镜,没有保护总觉得心里没底。目前相关的眼镜标准并没有对防蓝光镜片的蓝光效果做规定,建议消费者谨慎选择防蓝光镜片。特殊眼病患者,如黄斑疾患、糖尿病性眼底病变患者,应根据眼科医生建议选择防蓝光眼镜。
ICL最大的优点是可逆,也算是享受的同时也留给未来希望吧。其实做完手术并没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怎么过还怎么过,身边的人甚至都没发现我没戴眼镜,存在感就是这么低。跟我一起住院手术的阿姨,弱视,用尽ICL最大矫正能力,预期术后也只能到4.5左右的视力,但阿姨也对手术效果很满意。不同人不同命,大家保重身体。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ICL晶体植入术详细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