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玄,三国时期吴国人,出生于丹阳郡句容县都乡吉阳里(今句容市),祖籍山东琅琊,是道教灵宝派的祖师。他字孝先,号仙翁,被尊称为“葛天师”,又称太极仙翁,与张道陵、许逊、萨守坚共为道教四大天师。
谈到四大天师,其他三位天师都有著名的降妖除魔的故事,而葛天师的一生没有特别出名的降妖除魔的事迹,更多的是显露法术和炼丹救人的故事。因此,在道教的四大天师画像中,葛天师的形象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他的弟子郑隐和侄孙子葛洪继承葛玄的衣钵,也是炼丹和搞学术研究的,特别是葛洪,积累资料写出的《抱朴子内篇》,是道教神仙理论的大成,由此可以看出葛天师和他这一脉属于学术专家型,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科学院院士。
一、出身名门,拜师仙人
葛玄出身官宦世家,高祖是汉朝骠骑大将军,祖父是汉朝黄门侍郎,父亲也是州州主簿,山阴令,散骑常侍,大尚书。可以看出葛天师家庭是名门望族,世代为官。葛玄自幼好学,博览五经,十五六岁就名震一方,但对老、庄之说非常有兴趣,后来拜师左慈仙人。左慈仙人,精通五经,也懂得占星术,从星象中预测出汉朝的气数将尽,国运衰落,天下将要大乱,就开始学道,对“奇门遁甲”也很精通,能够驱使鬼神,坐着变出美味佳肴,在天柱山精修苦炼道术,后来左慈在一个石洞中得到一部《九丹金液经》,学会了使自己变化万端的方术、辟谷术等。这一点后来的葛天师基本都学会了。
二、道术玄奇,法力深厚
葛玄师从左慈仙人,得到真传,道法精深,也能像左慈一样分身变化,善于画符治病,精通辟谷术,可以多年不吃东西;还可以端坐在熊熊烈火之上,而无论身体还是衣服都丝毫无损;或酒醉潜入深水中卧睡,酒醒乃出,出水后身上衣服没有一滴水。葛天师的法术大多数都是防身的、救人的甚至是表演性质的,可能是身处乱世之中,为了自保才精于这些法术。
三、丹鼎大师,九转成仙。
葛天师虽然精于符箓法术,但最精通的还是炼丹之术。传说中葛玄先后到过浙江天台山、括苍山及湖南衡山、广东罗浮山、江西玉笥山等22处名山修道炼丹,留下很多丹炉、丹井。在荆门紫盖山炼丹时,正值天寒地冻,葛玄衣衫褴褛,赤裸双脚。两个屈姓农家姑娘见了,觉得十分可怜,就连夜赶做了一双棉鞋送他。等鞋做好送去时,葛玄已飘然离去。两位姑娘看来是有些仙缘,一摸丹炉,底部还是温热的,两人拨开炉灰,见里面还有一粒仙丹,各自分吃了半粒,从此不饥不渴,精神旺盛,喜好清净,后来就隐而不见了,有人说她们成仙了。
传说葛天师的最后修炼之地是江西阁皂山,并在此建立灵宝法堂,后来阁皂山成了道教灵宝派的祖庭。葛天师在此筑坛立灶,以炼金丹,最终练成了九转金丹。传说中葛玄对众弟子说,他会在八月十三归逝,果然到了八月十三葛玄无恙而死,众弟子为他守灵三天三夜,到第三天半夜,狂风大作,葛玄尸体也随风而去,只留下衣服,天亮时,弟子询问邻居,都说晚间没听到风声,只在葛玄住处庭院里树断篱笆散,留下大风刮过的痕迹,众弟子都说师父葛玄归仙升天了。
四、结束语——葛天师的仙位很高
葛天师成仙刺激了很多人对炼丹服用成仙的狂热,后来的魏晋名士大多是模仿葛天师,他是我国炼丹术发展中承前启后的人物。他对炼丹方法的具体著述对后来的炼丹家影响很大。葛玄在收集、研究各种药方,为民治病的同时,也进行了大量的炼丹实验,还开了医药中矿石入药的先河。《西游记》中的葛天师才是最有意思的,是公开嘲讽孙悟空的第一人,因凤仙郡大旱,孙悟空求玉帝降雨,四大天师说:“那方不该下雨。”孙悟空笑道:“那方该不该,烦为引奏,看老孙的人情如何”。葛天师说:“俗语云苍包网,好大面皮!”意思是孙悟空的面子好像苍蝇一般。从这也侧面说明葛天师成仙后的仙位也是很高的。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我是学术专家,不会降妖除魔——葛天师文明优雅的成仙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