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影响人们情绪稳定性的疾病。患者常常在躁狂和抑郁之间反复跳跃,其情绪起伏不受自身控制,如同在天堂与地狱间徘徊。这种疾病的自杀率远高于普通人,高达10-30倍。
表现:
- 情感极易波动,患者可能因小事而极度悲伤或兴奋,情绪难以预测。
- 容易激怒,可能因为小事大发雷霆,难以自我控制。
- 无缘无故的哭或笑,患者自身也难以解释其情绪波动的原因。
- 病理性激情,发作时可能冲动伤人或破坏物品,但事后往往无法回忆。
- 对事物失去兴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悲观厌世等。
二: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严重的精神障碍,是精神疾病中最为顽固的一种。
表现:
- 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醒、睡眠浅、噩梦频繁。
- 妄想多疑,患者可能存在被害妄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安全感。
- 幻觉,包括幻听、幻视、幻嗅等,其中幻听最为常见。
- 情感障碍,表现为情感淡漠、易激动、焦虑、抑郁等。
- 意志和行为障碍,表现为活动减少、离群独处,对工作和学习兴趣减退。
- 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下降等。
三:抑郁症
抑郁症是常见的心理疾病,它不仅仅是情感的低落,更是一种生理性的疾病。多数抑郁症与患者的经历、情绪紧密相关。
表现:
- 懒,患者可能长时间卧床不起,不想活动。
- 累,患者常常感到疲惫,即使未进行任何活动也感觉疲惫。
- 失眠、早醒或嗜睡,患者可能难以入睡或睡眠质量差。
- 没胃口,患者可能食欲不佳,吃不下东西。
- 兴趣丧失,患者可能对过去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
- 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 感到自己毫无价值,出现自罪自贬。
- 出现生理症状,如头痛、胸闷、手抖等。
- 自杀,患者可能有自杀的想法或行为。
四:阳光型抑郁症
患者通常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只展示阳光的一面,导致消极情绪积累,产生极大的生活压力。
表现:
- 夜晚难以入睡。
- 不愿意与朋友分享内心的郁闷。
- 渴望逃离现实,寻找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 在亲人面前突然发脾气,事后后悔自责。
- 逛商场时脚步拖沓,不知道自己要买什么。
- 对自己不满意,害怕将不满告诉他人。
- 对美食失去兴趣或无法克制地吃太多。
- 亲密时光不再令人愉悦,更喜欢独处。
- 工作积极但独处时感到无力。
- 身体出现不适感,难以消除。
五:焦虑症
焦虑症表现为在日常生活状态下,产生过度强烈的担忧和恐惧,且无法控制。
表现:
- 思虑过度,对未发生的事情持续担心。
- 情绪不稳定,易怒,脾气暴躁。
- 失眠,入睡困难,多梦易醒。
- 感到有期待性的危险,仿佛灾难即将来临。
- 呼吸系统表现,如呼吸加快,胸闷,窒息感。
- 心脑血管表现,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 消化系统表现,如口干口苦,消化不良。
- 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心神不定。
- 多数轻度焦虑症患者还有手抖、多汗等症状。
- 女性可能出现月经不调,男性性欲减退。
六:强迫症
强迫症是反复、持久的出现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
表现:
- 反复洗手,洗很长时间。
- 穿衣、吃饭、洗漱、走路、物品的摆放都有其固定的规律,必须严格遵循。
- 反复检查门窗、煤气、钥匙等是否锁好,有强烈的不安全感。
- 无缘无故的重复相同的话语。
- 总是担心自己患了某种疾病。
- 注意力难以集中。
- 反复做无意义的事情。
- 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强迫别人遵循自己的想法。
- 不享受生活,觉得痛苦。
- 脑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念头,反复折磨自己。
七:厌食症
厌食症患者开始时吃得少,节食,最后发展为厌食。
前兆:
- 感到饿,但无法进食,一吃就恶心。
- 过分关注体重,频繁称重,即使很瘦也认为自己胖。
- 严格控制食物种类和能量摄入,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 对瘦无止境的追求,没有最低限值。
- 对吃下的食物感到罪恶。
- 可能自行催吐、滥用泻药、过度运动。
- 长期厌食可能伴有焦虑、抑郁、社交障碍、自杀等情绪。
八:躁狂症
躁狂症患者情绪高涨,表现为极度兴奋和活跃。
表现:
- 情绪波动大,一点小事都可能导致极度暴躁。
- 说话滔滔不绝,思维跳跃,没有逻辑。
- 心跳加快、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 难以集中注意力,思维跳跃,有一些想法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 自大,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
- 欲望增强,表现为食欲、控制欲、X欲等。
九:恐惧症
恐惧症是过分或不合理的惧怕某些事物或环境,一般病情较轻,不影响日常生活。
十: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表现:
- 反复回忆或梦到创伤事件。
- 避免与朋友谈论创伤话题、去相关地方。
- 感受不到爱,无法回应他人的爱。
- 对未来没有期望,职业、家庭都没有美好的幻想和期待。
- 孤僻、疏远他人,脱离集体。
- 难以入睡或睡眠浅、噩梦多,易惊吓,易激怒,警觉过高。
总结: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庭成员,如果其中一人患有精神疾病,对整个家庭来说,都会带来身心的折磨。对于有暴力倾向的患者,还需要送到国家专门机构进行救治,避免对邻居和社会造成潜在威胁。自我调节、家庭支持和就医是精神疾病治疗的三驾马车。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十大类精神疾病的早期表现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