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痘、失眠、心悸”内分泌失调如何调理?

“长痘、失眠、心悸”内分泌失调如何调理?

宋哲宇 2024-12-14 职场养生 690 次浏览 0个评论

“医生,我脸上痘痘此起彼伏,整张脸都没消停过。”“可能是内分泌失调了,需要调理一下。”

“医生,我这几个月月经都不规律,每次都延迟几个星期。”“内分泌失调了,得好好调理。”

“医生,我感觉自己失眠、多汗、心悸,难受得很。”“还是内分泌失调,得抓紧调理。”

怎么到处都在说内分泌失调?这个“内分泌失调”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病?

内分泌到底是什么呢?内分泌不像心脏、肺、肝等这些实质性器官,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分泌很多时候指的是内分泌系统,它有很多成员,包括可以分泌激素的腺体,如甲状腺、垂体、卵巢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非常细小的成员,甚至可能只是一个细胞,同样能分泌激素,主要分布在心血管、胃肠、肾等部位。内分泌系统在体内非常重要,主要是分泌激素,激素相当于一个信使,在身体内通过血液、淋巴通道等来回穿梭,找到合适的受体,调控体内环境。它协助着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共同维持体内的相对稳定性,使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一致,共同担负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运动、衰老和病态等生命现象,故其在人的体内意义非凡。

那什么是“内分泌失调”呢?激素的分泌有其自身的节律,季节变化、昼夜更替、睡眠、饮食等因素都会影响激素节律。当这些因素突然改变,原本的节律就会被破坏,内部平衡被打破,导致内分泌失调。而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失去平衡,各种症状就会相继而来,特别是女性症状更为明显,比如脾气暴躁、肌肤恶化、月经不调、肥胖、早孕等。

要强调的一点是,虽然内分泌失调已经几乎是家喻户晓的问题,但从医学标准上并不存在内分泌失调这样的诊断。病人所说的内分泌失调实际上是整个内分泌——神经——免疫网络出现了波动,其最终的表现症状往往都是一些免疫细胞调节终末靶器官(如皮肤、子宫内膜等),而这时候人体整体的内分泌激素分泌却是相对正常的,因此医学上并不存在“内分泌失调”的诊断。标准的医学诊断应该由“功能诊断——病因诊断——病理诊断”构成,内分泌失调并不是其中任意一项,即便是从功能角度,医学上也应该判明所谓的失调问题出现在具体哪个内分泌腺体,甲状腺、肾上腺、垂体还是性腺等,其功能到底是亢进还是低下。那么“内分泌失调”后该怎么办呢?我们该如何调理呢?

  1. 饮食调节

对于内分泌失调患者的治疗,首先应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及运动的调节。在饮食上做到少吃快餐等高脂肪量的食物,许多快餐食品中的饱和脂肪进入人体后会干扰人体激素的分泌从而引发内分泌失调。平时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高蛋白、新鲜水果、蔬菜、一些豆制品或黄豆,豆制品和黄豆中含有维持女性体内雌激素平衡的因子。

  1. 规律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证每天规律的生活作息,睡眠充足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科学研究发现,成年人每天睡眠的时间如果少于4个小时,长期下来,身体新陈代谢系统的功能就会出现很严重的障碍,从而引起内分泌失调。

  1. 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

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调节情绪,对于工作生活中的苦闷与忧愁,应及时疏导,随时保持心情愉悦。尽量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因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影响人体内的内分泌、神经、免疫功能。

  1. 药物调理

若通过上述方法皆不能有效地改善内分泌失调的症状,可采取药物调理的方法,比如对于月经不调,临床上主要通过使用相应的女性激素来使女性体内的内分泌恢复正常。但使用药物调理时,应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切勿滥用。

作者:贵阳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学院针灸科住院医师黄健华

本文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吴晞进行科学性把关,专家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垂体下丘脑疾病、性腺疾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诊治。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长痘、失眠、心悸”内分泌失调如何调理?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