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学”又一次被人提起来了。
万万没想到在播出五年后,“花学”依然在八卦论坛被疯狂研习,令无数人常看常新。
比如你会发现第一季里,喜当爹的华晨宇原来竟是个喝醉了酒想要跟许晴睡的宝藏男孩。
当然“花学”复兴最主要还是因为“花少”的核心女一号——爽子,业已从娱乐版转型到社会版。
为了分析这位如今已然被娱乐产业除名的旧日女主如何从“清纯玉女”摇身一变成了“恶毒疯妇”,她曾透露出片羽真实人格的诸多综艺节目都被挖出来抠细节。
在此事之前就已经被奉上综艺神坛的《花少2》更是成了被深挖的重点对象。
why?why?why!
在中国电视综艺蓬勃发展的历史上,鲜少有一部综艺在其完结多年后还屡屡被人提及,并对其内容评头论足,分析其中的种种桥段与前后的人际纠葛。
特别是以剧本先行的室内综艺为主导的中国综艺团队,在面对艺人失控后还必须强行扭转回温馨主题导向,种种特殊令《花儿与少年·第二季》在中国电视荧屏上显得尤为珍贵。
众所周知,第二季原本打算做成第一季那样的和谐旅行团,7位嘉宾的设定也跟第一季差不多。
除了没有郑佩佩(年纪大了),其余可以找到一一对应关系。
毛阿敏对标张凯丽,国民度高的女艺人;宁静对标许晴1.0,有点事儿的老牌女明星;杨洋对标华晨宇,年轻偶像;陈意涵对标李菲儿,元气姐姐;井柏然对标张翰,暖男style;许晴2.0对标刘涛,知心姐姐。
爽子担任导游用来和第一季担任导游的张翰形成话题,加上当时她和井柏然的新剧正在芒果热播,炒CP成了理所应当的事。(but那时候爽子其实已经和胡老师在一起了)
但是没想到,第二季的每个人拿了剧本后压根没有按照编导规划的路线走,一个个学起了王家卫搞现场飞页。
剑桥之前,气氛还没有那么剑拔弩张。而接下来,7个人,8个微信群。
许毛抱团,爽静涵三人组,杨井中立,就此产生了大家非常的熟悉经典桥段。
诸如“杨平方剑桥失踪记”;
“房车帐篷露营争夺战”;
“一个敢问一个敢答,大家都不正常”;
“土耳其,毛大姐醉酒,许公主崩溃”;
不过,除开这些被嚼烂了的强冲突戏剧化的内容以外,如果你只看《花少》最后两集在迪拜的内容,会发现这个团队最终的结局还是相当和谐的,甚至和谐地有点诡异。
在经历了土耳其相当不愉快的几天后,花少旅行团一度彻底闹掰,尤其是与爽子、宁C位意见不合的许公主在强烈表现出对爽子的不对付后,毛大姐试图用一场酒宴来缓和众人的不合。
而此时已然对共处感到生理不适的许公主深感自己来到鸿门宴,在自酌数杯后借酒逃离,崩溃爆哭一度申请退出。
这时毛阿敏喝醉了,又哭又闹,把大魔丸宁静双下巴都吓出来了。
而这边许晴在厕所痛哭三分钟。
图片不能表现万分之一的精彩,请大家观看视频。
这一段可谓花少版“今天我们聚在一起,就是为了庆祝顾里的生日”,可以反复品鉴。
当第二日众人来到迪拜后,不知究竟是摄制组早有准备还是为了挽留许公主,花少旅行团被拆成了六组队伍。
原先在剑桥和土耳其担任过导游的爽子、井宝得到了休假的机会,被安排在迪拜知名的奢华酒店亚特兰蒂斯休憩。
而其余五人被要求独立行动,随机选择一条路线来规划花少团最后一天的集体行动。
非常依赖团队其他人协助的毛大姐前往某海滨艺术酒店尝试水上运动;
没有什么团队意识的许公主则前往野奢度假酒店研究团队冲沙;
一向无意参与各种具有挑战性活动的宁C位则选中了高空跳伞;
随性与热衷运动的陈大条则到了迪拜塔的奢牌酒店走名媛买买买风;
在旅途中一直被冠以自恋臭美之名的杨平方则得到了法拉利赛车公园的“硬项目”。
不知是有意还是确实幸运,几个人都挑到了与自己在节目中已成形人设相悖的项目。
似乎是非常剧本化的,摄制组试图让几个人在最后几集中来一次破与立,好让观众通过几个艺人的挑战与新尝试得到心灵的“升华”。
从接下来的内容走向来看,摄制组的目的还是有限度地达到了。
在众人尝试过各自的项目后,要集中竞选最后一日的旅游项目规划和导游。
杨平方的法拉利极速过山车以与姐姐们身体承受力不合为由自动退出了,宁C位跳伞后身体不适仅以电话竞选自然也相当于退出。
竞选集中在许公主的冲沙、毛大姐的水上飞行和陈大条的迪拜塔之间。
最终,许公主依靠具备团队精神的感想发言和劳逸结合的完整安排意外夺得了高票,成为本季旅行最后一位导游。
至于具体的冲沙项目并不重要,包括这种能体现团队精神的项目选择是否能体现许公主本人的意志也无法判定。
但是,仅从做导游这一日的安排来看,许公主或许根本不像是她一贯给人的“公主”印象,至少也会是个艾莎那样非常有主见与能力的“公主”,而不是一个只懂深宫高阁睡春觉的“公主病”。
许公主的安排分为三个阶段,当天上午是休息和自由活动时间,下午两点集体去冲沙,冲沙结束后则在野奢酒店进行SPA,晚上许公主则亲自帮大家准备了沙漠野餐晚宴。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安排在时间安排上对于大部分年轻人和生活不规律的人来说是非常舒适的,消耗精力的活动很集中,时间也非常充裕和自由,很适合在旅行的终点来完成,不至于过于疲劳,也不至于过于无聊。
而许公主也展现出了她的调控能力与照顾人的能力。
通过和她在旅行中一直不太对付的宁C位的安排可见一斑。
宁C位因为前一日的跳伞,身体拉响了警报,许公主在预估她缓解了的时段向宁C位通知第二日的整体安排。
并在宁C位抵达会合地点前提前下楼迎接,时刻关注着宁C位的身体情况和诸如是否用餐等等细节。
宁C位本人也在之后的晚宴上认可了许晴是具备照顾人和为团队服务的精神与能力的,只是因为少年成名长期生活在团队的保护下,让她没有机会展现这种能力。
接下来的沙漠野餐晚宴,所有团队成员一对一地对话交心,其他成员则对每一个成员的全程表现与性格进行点评与分析,名曰“吐槽大会”,实际上是为所有人可能在播出后令观众不爽的行为做一次“洗白”与向上的解读。
在矛盾集中点许公主的安排下,跌宕起伏的花少旅行最终又迎向了和谐的剧终。
然而这样和谐的剧终,在前面二十余天的冲突里,显得无比诡异。
这样的诡异延续到第二日的“颁奖晚会”,每个与行者都会获得一个前夜其他人根据她的表现所评定的“奖项”。
所有人还是以一种面子上的欢乐去迎接这些奇奇怪怪的奖项,将假笑与尴尬推向了最终的高潮。
杨洋:阳光少年小太阳奖;井柏然:最佳英雄奖;许晴:最具惊喜奖;毛阿敏:最佳闲人奖;宁静:最佳变形女奖;陈意涵:独立女性奖。
当然最尴尬的点还是在爽子的“最佳独角戏”奖上,几乎所有人都对爽子进行了一番不会沟通、不好沟通、不会交流、不善表达的评价,这也几乎是现在所有观众对她一贯性格的认知。
当时台下众人的反应实在是太经典了。
井柏然:看好戏。
宁静:尴尬而不失礼貌地微笑。
nili爽子则带着眼泪接受了“独角戏“的评定。
节目组没有给她更多的发言镜头,或者前一晚其他人究竟是如何想出这个全迪拜的笋都夺光了的词的过程回放,只有爽子一行各种经典画面的回顾和毛大姐、许公主不知是否是对于这段反应的相视一笑。
经典的“花学”以这样令人惶恐的画面告终,这些尴尬的和谐自然不比前半旅程明目张胆的女明星“宫心计”令人耳目一新。
“花学”常看常新并不只是因为真实到令人瞠目结舌的撕逼戏码,事实上各路明星展现的“真性情”才值得玩味。
就是,你之后在任何综艺节目上都看不到的那种真实。
“花学”矛盾的核心点基本一直集中在许公主、宁C位和爽子之间。
其实我们能发觉,就性格而言,这三位其实是相同点非常多的人。
她们三个从来没有站到一起过
可能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相同点,反而让她们之间产生了“同性相斥”与“臭味相投”的不同结局,这也正是“花学”走上综艺巅峰的本质原因。
首先,爽子是我们而今最为清晰的一个形象,作为内娱巅“疯”,出了名的“疯爽”已经把“精神病“这三个字刻烟吸肺了。
过度自我与生活在自己独特脑回路里的爽子,其实一直在强迫、引导别人按照自己的脑回路来进行思考与生活,并不擅长去理解她人的意图与想法。
杨洋走失后,被陈意涵找回,到家跟大家打招呼想要破除尴尬气氛,爽子的反应:哦。
哦???
于是肉眼可见陈意涵一秒钟无语,而杨洋听了转头就走。
爽子个人的思维模式实在与常人相去甚远,这种完全出于自我,又用自我去向旁人施压的模式,必然会与大部分人产生冲突。
爽子经常说自己在节目里没有朋友,实际上是根本无人有办法能进入她的思维世界。
而与爽子能够匹配的宁C位,则是一个表面上大姐大,实则内心非常拧巴与纠结的人。
宁C位同样非常自我,但她的自我往往是没有主见的,她会以一种非常强烈的抵触情绪来掩盖这种自我的犹疑。
宁C位从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和集体,就自动拿出抵触和不合作的态度来,从《花少》到《浪姐》,一贯如此,她刚加入旅行团,所有的团队活动都不想去,所有的行程都不配合。
她刚参加《浪姐》,就声明自己不跳舞,只唱歌,并想出一堆身体啊之类的理由来搪塞。
事实上,她所抗拒的这些,最后都照单全收,依样照做了。
而宁C位在强大气场的伪装下,也经常会依附在某个人身边,利用这个人的主见来支撑自己的强势延续下去,于是她能很快同爽子结盟,也很快在《浪姐》里,靠在了王海归和郁快女身边。
而她和爽子的结盟,另一方面则是出自爽子和许公主的不对付。
宁C位与许公主的不合,其实早在节目之前就埋下了祸根。
作为老一代女星中两个地位不相上下的角色,宁C位和许公主早就有了在演戏上的多次冲突,许公主的《笑傲江湖》原定是宁C位,而宁C位当年出名的《红河谷》则是捡了许公主不要的作品,而宁C位也曾公认呛声许公主的“孝庄”和自己的代表作没法比。
特别是在两位的青春芳华都已消逝后,许公主依然还能主演姜文、徐皓峰等人的电影女主角,但是宁静那时候只能在于妈剧里演客串和配角太后的份儿。
任谁都不会对混得比自己好的人真心祝福的。
许公主本身有很多她自己的问题,从第一季节目很明显地能看出来,许公主同样是非常自我与率性的。
这样的人或许在日常的接触中尚能感受到她依然年轻甚至是依然年幼的心态所带给人的美好,但一起生活,势必令没有同样生活环境的大部分人感到不适。
当然许公主能够有这样“小公主”的心态,也是她的幸运,毕竟最佳进步奖不是白拿的。
由她们三人延伸的“花少2”关系网也非常值得深思,比如毛阿敏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陈意涵是唯一在旅行的人吗?杨洋井柏然是背景板还是导火线?
每一个点其实都值得再来一万字。实际上,这部综艺要真写起来可能10w字都不够,我们就挑最重点的来讲。
我们生活中,肯定有上述所讲的那种人,因此《花少2》才成了观察人际关系的一面镜子。
其实不论是《花儿与少年》也好,《花样姐姐》也好,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明星穷游节目,把一贯孤高的明星艺人放在一起,限制行动空间和花销成本,限制与熟悉环境的交流。
艺人们的个人魅力往往是由其鲜明的性格所带来的,这样的节目仿佛是在把人类性格中的几个典型代表,投射到一个特殊的密室里,来观察人性的碰撞。
因此,我们能看到不同类型的人格,或是剧烈冲突,或是真诚和谐。
去感受不同类型人类的接触所带来的不同结局,是这类旅行节目带给观众最有价值的意义。
曾经的“花学”,后来的“明学”,都是如此。
至于如今的《妻子的浪漫旅行》这些消解了极端可能性的综艺内容,让明星们有曝光度的意义,大于了真人秀对真人观察的意义。
毕竟,欢乐要欢乐到尽兴,撕逼也要撕到紫禁之巅,才是人活一世能够恣意的真正乐趣。
所以《花少4》,请速速搞起来!
文/bkingdong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花少2》,中国真人秀“癫疯”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