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癌色变的时代,癌症似乎成为了人们避之不及的噩梦。然而,现实却是癌症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且越来越年轻化。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何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癌症却愈发猖獗?有时,或许正是因为生活条件的提升,使得某些疾病,如肠癌,变得更为常见。
肠癌,作为继胃癌之后的消化道肿瘤第二大高发疾病,相较于胃癌患者,肠癌患者其实更为幸运。有人称肠癌为“幸运癌”,这不仅因为肠癌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更因为其更易被预防和早期发现。然而,我国的早期肠癌确诊率并不乐观。相关数据显示,早期肠癌的临床诊断率徘徊在10%-15%,超过80%的患者在确诊时,都已到了中晚期。
那么,为什么肠癌不易被早期发现呢?其实,肠癌的早期症状较为典型,如便血、大便习惯改变或大便形状异常等。但这些症状往往被患者误认为是痔疮发作。痔疮作为常见病,其便血症状很容易让患者习以为常,因此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痔疮的便血与肠癌的便血有所不同。痔疮便血一般为便中或便后出血,呈鲜红色,而肠癌出血则是血与便混合,呈暗红色,且便血常混有粪便及黏液、脓液或有血块、坏死组织,一般无法自行停止。
此外,由于痔疮的隐晦性,很多患者不愿就医,选择自我解决。而直肠癌和痔疮的鉴别,只需简单的肛门指诊即可明确诊断。但许多患者因检查的隐晦性而选择放弃。肠镜检查是筛查肠癌的有效手段,但同样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因此很多人因恐惧检查过程的痛苦而排斥肠镜检查。
如今,无痛肠镜的普及已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对于出现便血症状的患者,建议及时进行肠镜检查,排除肠癌的可能性。对于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的正常人群、有肠癌家族史人群、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息肉患者等,应定期做肠镜检查。虽然肠癌的早期发现诊断率相对较高,但前提是大家必须高度重视。
那么,如何预防肠癌呢?首先,要改掉不良饮食习惯。长期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如火锅、油炸食物、肉食等,会增加肠道负担,导致毒素积累,产生致癌物。同时,人们普遍缺乏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全谷物等,这些对于保护肠道健康、减少有害物质吸收、预防肠癌至关重要。
其次,要加强锻炼,避免久坐不动。缺乏锻炼不仅不利于肠道蠕动,导致有害物质堆积,增加肠癌风险,还会导致肥胖,这也是肠癌诱因之一。
最后,要远离烟酒。吸烟饮酒与癌症的关系是公认的,与许多癌症的发生都息息相关。因此,远离烟酒是预防肠癌的有效手段之一。
总的来说,肠癌的发生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想要远离肠癌,其实并不难,只需回归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这些都是预防肠癌的有效手段。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肠癌不易早发现,重在预防!医生:三大习惯是“祸根”,早改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