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内容物,如胃酸、胃蛋白酶、胆汁酸盐等,逆流进入食管,导致食管粘膜出现充血、糜烂、溃疡等病理改变。正常情况下,胃内容物的酸度较高,本应通过胃的蠕动缓缓进入肠道,因肠道为碱性环境,故不会发生病变。然而,当某些因素导致胃内容物逆流返回食管时,就会引发食管的炎症病变。
医学研究指出,正常人的胃内容物也会偶尔反流至食管,但由于食道的蠕动和唾液的咽下等因素,使反流的胃内容物重回胃内,从而避免了食管炎的发生。然而,当食管下口括约肌功能低下、食管蠕动减弱或胃内滞留大量胃内容物时,极易发生反流,进而引发食管炎。这种由反流引起的食管炎即称为“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
(1)剑突下烧灼感或疼痛,通常在进食后一小时左右出现,半卧位、躯干前屈或剧烈运动也可能诱发。服用抑酸性药物后,这种烧灼感或疼痛可消失,但食用过热、过酸食物则会使症状加重。
(2)病情较重者,饭后或躯干前屈或卧床睡觉时,会有酸性液体、食物从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
(3)吞咽困难。
(4)病情较重者可能因食管粘膜糜烂而出血,长期或大量出血可能导致贫血。
反流性食管炎在中医中属于“气机升降失常”、“哕逆”等范畴。此病的发生与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胃气上逆有关。脾胃共处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脾胃作为后天之本,为人体提供一切能量。脾气升,则能运化水谷精微以灌溉四旁;胃气降,则能受纳、腐熟水谷,并传送糟粕于体外。当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或升降反常时,就会引发哕逆。治疗时,应降逆和胃,疏理气机。
方药:柴胡15克,枳实1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降香12克,煅瓦楞子30克,水煎服。
反流性食管炎的预防:
(1)适当减肥:研究表明,肥胖会增加胃内容物反流的频度和反流量,而减肥后则可减轻症状,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2)服装适度:腹压增加如衣着过紧可助长反流,故穿着衣服不宜过紧,裤带更不宜太紧,最好改穿背带式裤子。
(3)注意体位:胃内容物向食管反流与体位密切相关。立位时,反流几乎不发生,而仰卧位则最易发生。为预防此病,睡眠时枕头可适当垫高一些。
(4)调节饮食:饮食不宜过量,过多食物会延长胃的排空时间,使食物长时间滞留胃内,从而易导致反流。此外,进食大量脂肪、酒类、巧克力糖、柑桔等也易引起反流。在睡觉前更不宜吃这类食物。
(5)戒烟:抽烟能增加食物反流的机会,故应戒烟。
(6)从事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反流性食管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