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的青蓝社区,近期可是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为啥?原来啊,社区里为了给大家增设电动自行车车棚,搞了个“三有”协商,这“三有”究竟是哪“三有”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有问题,大家提
要说起这个电动自行车车棚,那可真是让社区居民们爱恨交织。大家都知道,南昌这地儿,热起来跟火炉似的,要是把电动自行车停在外面,那不一会儿功夫,整个车就像刚从烤箱里拿出来一样。可是啊,车棚太少,每次想找个地方停车都是个大问题。
这不,居民张大妈就遇到了烦心事。她每天骑着电动自行车去菜市场买菜,可是回来时,发现车棚都满了,只好把车子停在楼道口,这样既不安全,又容易影响大家出行。于是,她跟邻居们一商量,觉得有必要增设一些车棚。
这不,问题提出来了,接下来就是“三有”协商的第二步——有办法,大家想。
二、有办法,大家想
有了问题,大家就开始琢磨解决办法了。有的居民建议,可以在楼与楼之间的空地上建车棚;有的居民觉得,可以利用社区的空置房间改造一下;还有的居民提议,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搞个“共享车棚”,既方便又实用。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初步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建一个既实用又美观的电动自行车车棚。可是,光有想法可不行,还得有支持,于是,“三有”协商的第三步——有支持,大家做,就提上了日程。
三、有支持,大家做
有了大家的支持,社区居委会就开始行动了。他们首先联系了当地的建筑公司,让他们给出一个详细的建设计划和预算。然后,他们又联系了居委会的志愿者,希望大家都能出点力,帮助建设车棚。
这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新的电动自行车车棚就建好了。居民们纷纷表示,这个车棚建得真好,既解决了停车问题,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好地方。
四、有效果,大家夸
自从新的电动自行车车棚建好之后,居民们的生活质量可是大大提高了。以前,每次出门都要担心车子停在哪儿;现在,只要骑到车棚,就能安心地停放车子。
不仅如此,车棚还成了大家聊天、休息的好地方。有时候,大家还会在车棚里举办一些小型活动,比如邻里节、烧烤晚会等,让这个小小的车棚成了大家的“社区中心”。
所以说啊,这个“三有”协商真是给社区带来了大变化。南昌市青蓝社区的成功经验,也值得我们其他社区学习借鉴。
五、有未来,大家盼
虽然现在的车棚已经让居民们很满意了,但大家还是希望社区能越来越好。于是,居民们又开始琢磨起下一个“三有”协商的主题了。
有的居民觉得,可以建个社区图书馆,让大家有个学习的地方;有的居民觉得,可以搞个社区健身房,让大家有个锻炼的地方;还有的居民觉得,可以建个社区食堂,让大家有个聚餐的地方。
不管是什么想法,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相信我们的社区一定会越来越好!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南昌市青蓝社区:“三有”协商助力增设电动自行车车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