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郭敬明,扒一扒两个抄袭惯犯的暗黑成名史

于正、郭敬明,扒一扒两个抄袭惯犯的暗黑成名史

曲昱萌 2025-02-20 食疗养生 139 次浏览 0个评论

十几年前,我手中捧着《梦里花落知多少》这部小说,越读越觉得困惑:这真的是郭敬明写的吗?那时网络尚未普及,我尚年轻,对《幻城》这类作品颇为欣赏,于是对天才少年的第二部小说也抱有极高的期待。然而,这本描绘都市青春的小说,与郭敬明之前的叙事方式和语言风格大相径庭,让我一度怀疑自己买到了冒牌货。毕竟,我可是从金康、全庸、金庸新、古龙一路读过来的。

随后,爆出《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庄羽《圈里圈外》的消息。这一事件在当时可谓轰动一时,也令一众文学青年,包括我,对那个曾被誉为与韩寒齐名的少年作家产生了厌恶。抄袭案持续了两年,尽管郭敬明如何狡辩,最终还是输掉了官司。然而,他仍旧高傲地宣称:可以赔钱,但绝不道歉。

这场官司让郭敬明失去了大量资源,他也因此沉寂了两年,转而投身于杂志编辑工作。当然,这两年他并非在闭门思过,而是在琢磨如何复出。经过一系列策划后,郭敬明推出了《悲伤逆流成河》,并在博客上高调宣称:我回来了,我真的回来了!然而,这无疑是抄袭的郭小四又回来了。

不久之后,又有人发帖称,《悲伤逆流成河》涉嫌抄袭《年华是无效信》。更有意思的是,这位作者曾是郭敬明“岛”工作室的成员,两人可谓是上下级关系。自2008年开始,郭敬明又创作了一系列被他认为是代表作的《小时代》,且不说其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如何,单说抄袭问题,里边的许多情节,都与《穿普拉达的女王》如出一辙。

再后来,《爵迹》又涉嫌抄袭日本动画《大剑》和《命运之夜》。就连他的成名作《幻城》也有“借鉴”《圣传》之嫌,《夏至未至》也大量“借鉴”《NANA》。可以说,郭敬明的每一本小说,都摆脱不了抄袭的影子。

郭敬明抄袭事件十年之后,又发生了另一件震惊文坛的抄袭大案。2014年4月15日,琼瑶在《花非花雾非雾》官方微博上发表公开信,举报于正《宫锁连城》多处剧情抄袭《梅花烙》。这位76岁的琼瑶因此事而病倒,可见此事对她打击之大。

于正,这位并非神祇,却表现得极为神秘的编剧,曾赴香港跟李惠民学习编剧技巧,学成归来后,甚至将老师告上法庭。他利用这一事件炒作自己,将自己塑造成了“受害者”,正义的化身。然而,受害者很快又变成了施害者,他一路抄袭,抄到了琼瑶的头上。十年后,郭敬明赔了20万,而于正则赔了500万。当然,他们都不差钱,各种抄袭早已为他们赚得盆满钵满。

于正输掉官司后,也如郭敬明一般,嘴硬不肯承认,随后,又有一大批编剧、作家纷纷指责他抄袭。在众多指责声中,他不得不求饶示弱。然而,从此以后,他真的痛改前非了吗?笑话!他的抄袭行为从未停止,从《半妖倾城》到《朝歌》,再到《凤囚凰》,甚至《延禧攻略》也有多处情节与《甄嬛传》《如懿传》极为雷同。他擅长将多个剧情杂糅在一起,然后组成自己的东西,用行话说,这叫“融梗”。

那么,什么样的才算抄袭呢?你的剧中分手会下雨,我的剧中分手也会下雨,你的剧中被灵魂拷问保大人还是保孩子,我的剧中也有,这算抄袭吗?自然不算,因为这是公共资源,而由原作者独立完成的人物形象和框架结构,则是不可侵犯的“私人资源”。

郭敬明、于正屡教不改的抄袭行为,其影响之坏,超出想象。中国历来就有“千古文章一大抄”的说法,但那是极少数。现在却成了常态,从郭敬明的2004年到于正的2014年,再到今天,是网络小说发展最为迅猛的一段时期。很多人借这种快餐写作模式一朝成名,一夜暴富。然而,我们都知道,写作不是加工厂,不是流水线,很多尚未走出校园的学生写手常常因为没有思路而抄别人的思路。郭敬明、于正早已为他们趟好路,他们自然顺顺当当就走上这条道路。

近年来,只要出现一部爆红的网络小说,很快就会被揭穿其抄袭的画皮,连《甄嬛传》这样的作品也涉嫌抄袭。网络小说本是在传统文学走向没落之际,顺应时代所发展起来的新型文学种类,可惜很多力量一直在背后助长不正之风,使得它虽然至今仍风生水起,但仍旧泥沙俱下、乌烟瘴气,还是没有受到主流认可。这不得不说,郭敬明、于正之流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错误的示范作用。

2020年,有两档与演员和表演有关的节目相继上线,巧合的是,郭敬明、于正分别在其中担任评委导师。他们点评、苛责,甚至攻击选手,如果单纯从节目这一点看,他们似乎也无可厚非,但请别忘了,当你拿一根手指指向别人的时候,剩下四根手指是指向自己。这么多年来,你们一直在抄袭,从未停止过,如今你们走上了舞台,当起了导师,面对演员指点江山,面对观众激扬文字,那么能否借此机会,公开地、真诚地向那些被抄袭受害者道个歉呢?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于正、郭敬明,扒一扒两个抄袭惯犯的暗黑成名史》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