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部分人的皮肤十分敏感,每到换季或干燥季节,他们就容易遭遇皮肤瘙痒的困扰。短暂的过敏或许还能忍受,但有些人却可能“招惹”上了HPV病毒。而令人震惊的是,宫颈癌已悄然成为女性中最常见的第四大癌症。
宫颈癌,也被称作宫颈浸润癌,是妇科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分布呈现双峰状,主要集中在35~39岁和60~64岁,平均年龄约52.2岁。其病理类型主要分为鳞癌、腺癌、腺鳞癌,以及较少见的类型如小细胞癌、透明细胞癌等。
HPV,即人乳头瘤病毒,是导致人类表皮和黏膜增生性病变的主要元凶。根据病毒核苷酸序列的不同,目前发现的HPV有150余型,其中不同型别的致病性也各有差异。高危性HPV(如16型、18型等)能够引发阴道、宫颈上皮内病变,与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而低危性HPV(如6型、11型等)则可能导致生殖器尖锐湿疣。
最危险的要数16型和18型HPV,它们被全球公认为极易引发宫颈癌的元凶。若皮肤出现以下异常,可能暗示着HPV感染,而不仅仅是过敏反应:
-
长疣:感染HPV后,皮肤表面或体内可能长出疣,起初很小,但随后会随病毒感染而逐渐生长并扩散,形状类似菜花、乳头或鸡冠,且若长于私密处或潮湿处,易化脓。
-
皮肤发痒:感染HPV后,患者皮肤可能出现瘙痒,特别是高危型HPV,早期患部皮肤可能仅有瘙痒,但随着癌症加重,皮肤可能出现红肿、破溃,并伴随肿痛、出血等症状。
-
脖子上的“小疙瘩”:HPV感染后,脖子上可能出现“小疙瘩”,起初可能仅为小红点,且无痛痒感,但若这些“小疙瘩”持续生长,类似“肉条”或“肉粒”时,需警惕HPV病毒感染。
-
下身部位痒:HPV病毒感染后,下身私密部位可能因细胞病变而瘙痒,并可能长出类似菜花状或鸡冠状的凸起物,女性还可能伴随白带异常、不规则出血等症状。
-
非经期出血:正常女性只在经期时出血,若感染HPV后,可能在非经期也出血,这可能与HPV感染引发的宫颈上皮内肿瘤病变有关。
-
脚底发痒:脚底瘙痒可能是宫颈癌前期的表现症状,HPV病毒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部位,到达脚底时可能引起瘙痒。
-
肤色暗沉:排除紫外线照射导致的皮肤变黑,若女性肤色突然变得暗沉无光,可能与HPV感染有关,HPV侵入宫颈后,会损伤宫颈,导致血液循环受阻,面部和下巴出现明显的暗沉。
若已感染HPV,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
单纯感染:若无症状,一般无需药物或手术治疗,重要的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坚持运动,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
疣:如尖锐湿疣、寻常疣、扁平疣等,需去除疣体治疗,具体治疗办法需根据病情决定。
-
宫颈癌:女性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关系密切,多数宫颈癌因HPV感染引起,高危HPV发展为宫颈癌的几率极高,因此需做好预防工作,并定期做宫颈细胞学和HPV筛查。
为预防HPV感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接种HPV疫苗:预防大部分病毒感染。
-
洁身自好:HPV病毒离开人体后不易生存,因此减少性伴侣、同房时使用避孕套等物理隔绝措施,有助于减少性传播疾病的发生率。
-
定期筛查:定期筛查宫颈细胞学和HPV,有助于及时发现感染,尽早诊断和治疗。
-
保持身体免疫力:饮食均衡,摄入充分蛋白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同时加强锻炼,使身体机能处于良好状态,提高抵御HPV病毒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HPV感染是什么?提醒:若皮肤出现异常,或要注意,可能不是过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