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当身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人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会将体温设定为37度。若体温低于此值,机体将通过打寒战、收缩血管等方式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从而提高温度。若体温高于此值,则通过血管舒张、汗腺分泌汗液等方式进行降温。
当机体感染新冠病毒等病毒后,下丘脑的体温调定中枢会发生紊乱,调定点可能被提高(如从37度调至38度、39度甚至40度)。为了达到这个被调高的体温值,机体会通过打寒战(冷得发抖打摆子)、缩血管(手脚冰凉)等方式来提高体温。这时,盖上被子捂着是可以的,可以让体温尽快达到那个“错误”的调定点,使人感到舒适。此时,敷退热贴或解开衣物进行物理降温,就像是残忍的“酷刑”。
随着机体的自我纠正或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后,下丘脑体温调定中枢逐渐恢复正常,将过高的调定点重新调回37度。这时,机体刚经历过增加体温的过程,体温肯定高于37度,于是就会启动降温模式,如汗腺大量分泌汗液(身上黏糊糊),血管舒张使体表温度逐渐下降。这时,适合进行物理降温,如贴上退热贴、用干毛巾擦拭全身汗液,促进体温进一步接近正常。若此时还用被子捂着,那就是与调节中枢唱反调了。
因此,捂汗和物理降温,是发烧的不同阶段应该采取的措施。老一辈人从生活中总结了部分经验,现代医学完善了原理。无需否定任何一方,结合起来才是正确的。这就是困扰不少人的“未解之谜”。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发烧了,捂汗还是降温?搞定千古难题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