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学中,该病被称作“阴痿”、“筋痿”、“阴器不用”,直到明末才正式以“阳痿”为名,并沿用至今。中医药治疗阳痿,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旨在根据不同证型,在增强勃起功能的同时,改善全身症状。现代研究对中药在阳痿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主要集中在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改善微循环、抗衰老、抗氧化等方面。
1、加味逍遥丸:其组方包括柴胡、当归、白芍、白术(麸炒)、茯苓、甘草、牡丹皮、栀子(姜炙)、薄荷。方中柴胡为君药,以疏肝解郁,使肝气条达。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且气香可理气,为血中之气药。当归、白芍共为臣药,与柴胡协同,补肝体而助肝用,血和则肝和,血充则肝柔。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使营血生化有源,方中加薄荷,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共为佐药。方中的牡丹皮、栀子增加了清热、活血、通经的功效。诸药合用,共奏舒肝清热,健脾养血之功效。
加味逍遥丸具有疏肝解郁,行气起痿之功,用于治疗肝郁气滞所致的阳痿,症见阴茎勃起不坚,晨勃减少,勃起不佳,因情志不畅加重,小腹胀满不适,平素急躁易怒,善太息,舌淡或偏暗,苔薄白,脉弦。
2、左归丸:其组方包括熟地黄、山药、枸杞子、山茱萸、川牛膝、鹿角胶、龟板胶和莬丝子。重用熟地黄为君药,滋肾填精,大补真阴;臣以山茱萸养肝滋肾,涩精敛汗,亦为“阴中之阳药”,补阴又能助阳,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龟、鹿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峻补精髓,龟板胶偏于补阴,鹿角胶偏于补阳,在补阴之中配伍补阳药物,取“阳中求阴”之义;佐以菟丝子、川牛膝补益肝肾,强腰膝、健筋骨。诸药合用,共奏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之效。
左归丸具有滋阴补肾之功,用于治疗肾阴亏虚所致的阳痿,症见形体消瘦,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眩晕耳鸣,性欲减退,小便短赤,夜寐不实,多梦滑精,舌淡红,脉沉细。
3、金匮肾气丸:其组方为地黄、山药、酒萸肉、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盐车前子。重用干地黄滋阴补肾为君,臣以山茱萸、山药补肝脾而益肾精血,加以附子、桂枝之辛热,助命门以温阳化气。君臣相伍,补肾填精,温肾助阳,乃阴中求阳之治。又配泽泻、茯苓利水渗湿泻浊,丹皮清泻肝火,三药于补中寓泻,使邪去则补乃得力,并防滋阴药之腻滞。方中滋阴药与助阳药并用,以滋阴药为主。取其微微少火以生肾气之妙。
金匮肾气丸具有温补肾阳,填精止遗之功,用于治疗由命门火衰,肾阳不足所致的阳痿,症见阳事不举,精薄清冷,头晕,耳鸣,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4、少腹逐瘀丸:其组方包括当归、赤芍、川芎、没药、元胡、蒲黄、五灵脂、小茴香、肉桂、炮姜。方中以当归、赤芍、川芎为主药,养血调经,活血祛瘀;辅以没药、元胡、五灵脂、蒲黄通利血脉,祛瘀止痛进而推陈致新;小茴香、干姜、肉桂为佐药,温经散寒除湿,理气止痛,并能引诸药直达少腹。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止痛之功效。
少腹逐瘀丸具有活血化瘀,通络助痿之功,用于治疗瘀血阻滞所致的阳痿,症见阴茎勃起无力,晨勃次数减少,小腹、会阴区偶刺痛,或伴射精刺痛感,唇舌紫暗,脉结代或涩。
5、萆薢分清丸:其组方包括粉萆薢、石菖蒲、甘草、乌药、盐益智仁。方中萆薢长于利湿分清化浊,为治小便浑浊之要药,故以为君;益智仁补肾助阳,固精缩尿,为臣药;石菖蒲芳香化浊助萆薢祛湿之力,兼可温肠暖胃,祛膀胱虚寒;乌药温暖下元,助益智温肾之功,兼以行气散寒而使气化则湿化,俱为佐药;入盐煎服,取其咸以入肾,引药直达下焦,用以为使。诸药相合,共奏分清化浊,温肾利湿之功。
萆薢分清丸具有温肾利湿之功,用于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阳痿,症见阴茎痿软,阴囊潮湿,小便余沥,茎中疼痛,大便粘腻。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治疗阳痿,这5个中成药,不含西药成分,您一定要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