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的许多小伙伴在下班回家的途中,由于没有打伞,他们的衣物被雪花打湿。这时,有人不禁产生了疑问:下雪时难道真的需要打伞吗?
其实,雪有“干湿”之分。干雪几乎不含水分,无法用手捏成团,容易形成厚厚的积雪,一经风吹便会飘洒四方。而湿雪则富含水分,其液态水在雪层中清晰可见,容易附着在物体上并冻结成冰。简而言之,那些随风而逝、落在衣物上轻易抖落的雪即为“干雪”,反之则为“湿雪”。
那么,这种“干雪”和“湿雪”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主要取决于降雪时的空气温度。雪花由冰晶构成,只有在气温低于0℃时,冰晶才不会融化。雪花从高空降落,有些在降落过程中,气层温度始终低于0℃,从而以雪花的姿态落到地面,形成“干雪”。而有时,高空温度虽低于0℃,但接近地面时,会遇到一层稍高于0℃的气层,雪花在降落过程中部分融化,落到地面时便成为半融状态的“湿雪”。
这一知识源于中国天气网的权威解释,提醒我们,下雪时撑伞并非矫情之举,而是基于对雪的干湿之分的理解。手机光明网也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和解释。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