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或川芍药的根,主要产于内蒙古、四川及东北各地。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土,刮去粗皮,晒干后润软切片,生用或酒炒用。
【处方用名】 芍药、赤芍药、京芍药
【性味归经】 苦、辛、微寒,归肝经。
【功效主治】 本品主入肝经血分,能清血分实热,善散瘀血留滞,消肿而止疼痛,为凉血去瘀的要药。
- 清热凉血:用于热入营血、吐衄发斑。温热病热入营血,发热,舌降,身发斑疹以及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证,常与生地、丹皮等同用,以凉血清热。若斑疹色不红活之证,可配伍紫草、蝉蜕等药,以解毒透疹。
- 活血化瘀:用于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证,常与当归、川芎等配伍,以本品去瘀行滞,缓解疼痛。用于跌打损伤、疮痈肿毒等瘀血瘀滞之证,如配伍乳香、桃仁、红花等,用治外伤瘀血肿痛,治疮痛肿痛,可配伍金银花、黄连、蚤休等同用。
此外,治目赤肿痛,常与菊花、黄芩、夏枯草等配伍;治肝瘀胁痛,可配伍柴胡、香附、陈皮等同用。
【用量用法】 6~15克,煎服。酒炒可引药力上行,增强活血散瘀作用,用治目赤肿痛等证。
【使用注意】 血瘀无瘀、月经过多及孕妇忌用。反藜芦。
【药效比较】 丹皮与赤芍作用相似,均能清热凉血散瘀,用治血热瘀滞证,故二药常相须为用。但牡丹皮清热凉血作用较强,既能清血分实热,又能治阴分伏热及阴虚发热,尚有止血作用;芍药活血祛瘀之力为胜,并善通经止痛,兼能清肝治目疾。
【参考资料】 《神农本草经》记载:“主邪气腹痛,除血癉(dàn),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
《本草备要》提到:“赤芍主治略同(白芍),尤能泻肝火,散恶血,治腹痛坚疾,血痹疝瘕、经闭、肠风、痈肿、目赤,……能行血中之滞。”
(内容选自杨永良主编的《中药学》教材)
《本草逢原》指出:“赤芍药,性专下气,故治痛不减当归。”
药物成分:主含芍药甙,另外尚含挥发油、苯甲酸、脂肪油、糖、柔质等。
药理:本品有解热、镇静、镇痛、解痉、抗惊厥、扩张血管等作用,并能抗菌和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每日一味中药——赤芍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