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肥胖和超重的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突出。据世界肥胖联盟发布的2023《世界肥胖地图》数据显示,全球已有超过40亿人属于肥胖或超重,这一群体占全球人口的一半以上。随着人们身体的发展,因肥胖、超重带来的健康风险,如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等也在不断增加,这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减肥的重要性。
然而,许多人的减肥方式却陷入了误区,他们以“不吃”为原则,甚至不吃晚餐,带着饥饿感入睡。那么,长期带着饥饿感入睡,真的对“减肥”有好处吗?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探讨。
从身体健康的角度上看,长期带着饥饿感入睡并不是一个好习惯,它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多重麻烦。首先,带着饥饿感入睡可能会引起血糖波动。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低血糖并不是好事,特别是当血糖低于3.9后,可能会引发糖尿病低血糖症。这种状态会导致心慌、手抖、出汗、焦虑、饥饿、反应力迟钝、头晕头痛、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而吃得过少或不吃饭的行为,就是导致这些症状的原因之一。
此外,带着饥饿感入睡还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如果只是偶尔一次不吃饭,身体可以通过调节来适应,但长期如此,或挑食,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使身体更容易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建议大家均衡膳食,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每天要摄入12种食物,每周应满足25种食物。
另外,带着饥饿感入睡还可能会增加暴饮暴食的危险。对于肠胃健康而言,三餐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你每天晚上都不吃饭,经常带着饥饿感入睡,而在第二天又吃得很多,这无疑会摄入较多的热量。这是因为饥饿激素的变化,当饥饿激素被刺激时,会导致食量增加。而不吃饭只会影响饥饿激素的正常释放,这也是很多减肥人群不愿意看到的,还容易反弹。
因此,从身体健康的角度出发,建议大家不要长期带着饥饿感入睡,要规律三餐,确保身体获得足够的营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健康减肥。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长期带着饥饿感入睡,到底对“减肥”有没有好处?看看科学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