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古代称之为“痨病”,是拥有悠久历史的一种传染病。历史上,诸多杰出人物,如国外的肖邦、契诃夫,以及我国的鲁迅、林徽因,均因结核病而英年早逝。至今,肺结核依然是全球范围内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典型特征是形成慢性肉芽肿性病变——结核结节。由于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肺,因此常常被称为肺结核。据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肺结核发病人数排世界第二,约有130万。近年来,结核病又有抬头的趋势,那么,你对肺结核了解多少呢?
结核病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
-
长期咳嗽:咳嗽咳痰反复发作,且持续3周以上。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或支气管炎,但如果有经抗感染治疗1周后仍不见好转或加重,或反复发作,或咳嗽1个月以上的情况,就要高度怀疑肺结核,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
-
痰中带血或咯血:肺结核患者更容易咯血,主要是因为肺结核会造成肺部坏死,导致肺上出现空洞。当坏死侵蚀到血管的时候会引起出血,如果坏死的病灶病变累及到比较大的动脉的时候,就会引起咳血。
-
长期低烧:长期没有原因的低烧,且普通退烧手段无效。当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自动工作,努力清除这些入侵菌,发热是一种常用手段,所以我们普通生病就会发烧。当结核杆菌久久难以被清除时,就导致长时间的低烧。
-
结核易感人群发生关节疼痛、皮肤红斑:皮肤出现红斑,叫做结节性红斑。虽然不常见,但肺结核是会引起结节性红斑的病因之一。因此,如果你是结核易感人群(身体抵抗力差的人或原有肺部疾病的人)又出现不明皮肤红斑,就要小心了。
预防肺结核,主要需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
飞沫传播:飞沫传播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传播方式,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被易感者吸入后致病。
-
消化道传播:虽然较为罕见,但仍是肺结核的一种传播途径。易感者直接吞下大量结核杆菌时会导致肠道感染。
为预防肺结核,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
增强自身免疫力:通过饮食均衡营养、日常锻炼来增强自身体质。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居住、工作场所的卫生,在外活动时更要注意卫生。
-
在人群密集且不通风的场所时注意防护:在疾病高发季节(春秋季)减少去这些场所,如果无法避免,要做好防护。
-
接种卡介苗:疫苗接种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能够有效对抗结核病毒。儿童一定要接种卡介苗,以产生一定的特异免疫力。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的发生。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身边的人群,共同维护健康。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请点赞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肺结核早期有4个症状,预防2条传染途径是对付肺结核的最好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