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警惕,宝宝这九种异常姿势,可能是脑瘫的征兆

家长要警惕,宝宝这九种异常姿势,可能是脑瘫的征兆

郑维颀 2024-11-30 果蔬养生 725 次浏览 0个评论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主要体现在姿势运动的异常上,常常伴随着不明原因的哭闹、喂养困难、易激惹和难入睡等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是运动发育的落后,部分患儿还会伴有感觉迟钝、智力低下、性格怪异、行为异常等症状。

家长若发现宝宝有异常的姿势,比如自发地或仅在特定情况下出现的怪异姿势,就应该警惕是否是脑瘫的可能。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异常姿势,家长们要特别留意:

  1. 足尖着地:足尖着地,脚跟不着地,足尖内翻,下肢肌张力高。
  2. 剪刀步、马蹄内翻足:走路呈剪刀步,关节弯曲,不能像正常孩子行走;马蹄内翻足则表现为足前半部内收、内翻,跟骨内翻跖屈、跟腱挛缩呈马蹄畸形。
  3. 喂养困难:吞咽困难、吸吮无力,口腔闭合不佳,舌头常将奶和食物推出。
  4. 踮脚尖、不能自主下蹲:走路踮脚尖,不能独立蹲下或站立,需依赖他人,行走不稳,不能自理,存在肌张力增高、肌力弱、平衡力差等问题。
  5. 角弓反张:头、颈、躯干过度伸展,四肢肌张力增高,头背屈,呈弓状。
  6. 单侧手垂腕畸形:单侧手畸形,无法拿东西,伸指困难,拇指内扣。
  7. 舞蹈样手足徐动:宝宝表现为不自主的动作,运动形式常为舞蹈或扭动,不间断地出现。
  8. 醉汉步态(共济失调步态):无法保持固定姿势,站立时需不断调整。
  9. W坐姿:两膝过度屈曲,小腿分开,臀部坐落在屈曲、内旋的小腿之间。

这些异常姿势往往缺乏特异性,使得家长往往难以早期发现。多数患儿在一岁后不能站立行走时才就医,给治疗带来困难。因此,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同时,加强围产期保健,对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定期随访,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早干预,并在治疗的不同阶段选择相应的手术和心理干预治疗。

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于小儿脑瘫的治疗与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家长们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家长要警惕,宝宝这九种异常姿势,可能是脑瘫的征兆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