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普遍认为,智齿是人类进化的残余物。由于智齿生长在牙槽骨的末端,现代人类的牙槽骨由于食物越来越精细化而在长度、宽度、强度上有所退化,导致无法提供足够的空间供智齿萌出。因此,智齿在萌出时往往因为空间不足而造成异位萌出、阻生;此外,智齿本身的退化也会导致萌出数目不足、不对称萌出等问题。
“智齿”在中医中被称为“尽根牙”,在医学上则称为第三恒磨牙。为何称之为“智齿”呢?据史载,这一名称是南北朝时期的名医徐之才所创。徐之才出身医药世家,他从小聪明过人,被人称为“神童”。他医术高超,且口才出众。有一次,北齐武成帝长了颗“牙”,也就是所谓的智齿,询问身边的御医原因。因为长智齿是个平常的事情,尚药典御邓宣文便如实相告,结果武成帝非常生气,使邓宣文无端挨打。随后,武成帝又召来徐之才,让他解释原因。机灵的徐之才上前拜贺说:“恭喜皇上,皇上长的是智慧齿呀,长智慧齿的人都会聪明长寿!”结果武成帝非常高兴,立刻给了徐之才很多赏赐。
有趣的是,外国人也将第三恒磨牙称为“智慧齿”(wisdom tooth)。他们根据这4颗牙齿在16~20岁左右开始萌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接近成熟,于是被看作是“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称之为“智齿”——智慧之齿。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智齿要不要拔?拔牙是医生为了赚钱忽悠你吗?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