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肛肠科医生的日常工作中,被问得最多的问题莫过于:“医生,我这痔疮要不要手术?”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对痔疮过度治疗的现象。有些医院为了增加收入,不论病情轻重,一律建议患者手术,这使得患者很难相信医生的话。
既然医生的话靠不住,许多人转而求助于网络,却发现关于痔疮是否要手术的文章如雨后春笋,众说纷纭,且夹杂大量痔疮广告,令人更加困惑。那么,痔疮到底要不要手术呢?下面请听肛肠科医生的专业解答。
痔疮可能需要手术的几种情况,我们称之为手术指征:
- 身体差不能接受门诊治疗(如注射、套扎、红外治疗等),或者已经做过门诊治疗又复发的。
- 内痔合并有较大的外痔,或者合并有显著脱垂的混合痔(3到4期)。
- 外痔合并明显的血栓形成,且发病时间未超过72小时。
然而,满足上述手术指征的痔疮病人,一定要接受手术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符合手术指征的前提下,痔疮是否要手术还取决于手术带给患者的收益是否大于风险,及患者本人是否有手术意愿。
我们可以将这一观点简化为公式:痔疮接受手术的概率=(手术收益—手术风险)×患者手术意愿
手术收益指的是手术可以解除患者多大的痛苦,取决于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手术预期效果。
手术风险则是指手术可能给患者带来的损害与痛苦,包括全身性风险和手术后并发症风险。
手术意愿则是指患者接受手术的欲望大小,与对手术的恐惧程度呈反比。
手术收益越大,手术风险越小,手术意愿越强,接受手术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亦然。
1、痔疮手术会有哪些收益?
痔疮的症状主要有出血、疼痛和脱垂。如果术前这些症状很严重,手术预期效果非常好,那么手术收益就大。
反之,患者痔疮虽然达到3期及4期,会脱出肛门,但患者却不怎么难受,而平时也没出血和疼痛,那手术收益就特别小。
2、痔疮手术会有哪些风险?
痔疮手术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
全身性风险,如患者年龄大,合并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手术风险就大。反之,年轻力壮身体棒风险就小。
局部风险,如出现术后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水肿,痔疮复发等),手术风险就大。
3、患者意愿也要被尊重
痔疮一般不会致命,所以做不做手术不能光听医生的,还要看患者愿不愿意,怕不怕手术。患者越惧怕手术,那么手术意愿也就越低。
痔疮手术最怕的是疼痛,而每个人对疼痛耐受力不一样,总的来说女性耐受性要强一点,手术意愿自然会大一点,这可能跟女性经历过生孩子的痛有关。
4、综合考虑,作出自己的判断
首先,只有符合上述手术指征,才需要考虑要不要手术。
其次,要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痔疮症状很严重(手术收益大),平时身体很好(手术风险小),又不怎么怕疼愿意做(手术意愿大),那么就大胆去手术吧!
如果痔疮症状不严重(手术收益小),或者身体不好(手术风险大),或者特别怕疼(手术意愿小),那么最好还是等等吧!
随着肛肠技术的进步,手术越来越微创,镇痛越来越有效,都会大大增加手术收益,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手术意愿,使越来越多的痔疮患者可以早日接受手术而免除痔疮烦恼!
以上是对大家关心的痔疮是否要手术的问题进行的系统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理解。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解释,请随时向我提问。同时,也请大家关注我的账号,以便获取更多相关信息。不足之处,本人将在今后的文章中加以改正,感谢大家的支持与鼓励!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肛肠科医生全面、客观告诉你,痔疮要不要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