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干或太湿都容易长湿疹!花几万块却治不好,可能是没用对药

太干或太湿都容易长湿疹!花几万块却治不好,可能是没用对药

原紫芮 2024-11-16 食疗养生 583 次浏览 0个评论

“湿疹病人几乎天天可见,经过数月的反复发作后,患部皮肤增厚、粗糙,变成慢性湿疹。”邱贤文介绍,慢性湿疹多见于老年人,这些患者皮肤屏障功能较差,多数皮脂腺萎缩,皮肤变薄,对外界刺激调节能力较弱。

慢性湿疹的发生受气候环境影响很大,并非只在干燥天气下诱发,天气闷热湿热同样会引发。很多病人一年四季都受到湿疹的困扰。

“天气干燥时,皮肤发干,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引起瘙痒和搔抓;干燥性湿疹患者更喜欢潮湿的环境。”邱贤文解释说,湿有两种情况:一是气候湿,如广州春天的湿度可达80%以上,出汗后导致皮肤表面的水分增加,遇到各种过敏原,皮肤的通透性就会增加,过敏原易“趁虚而入”诱发湿疹。

另一种“湿”是由于职业原因,手部长时间处于湿润状态,如医护人员(整天戴一次性手套闷到出汗,每天洗手超过20次,频繁使用洗手液、酒精),以及洗发工、厨师、杀鸡卖鱼的人群,长时间皮肤泡在水里或接触洗涤剂,这些人群都是湿疹的高发人群。

湿疹的发生与食物也有密切关系,得了湿疹,喝酒、吃海鲜、吃榴莲芒果等热带水果可能加重皮肤病。此外,从事化工、建筑、装修行业的工人,经常接触重金属、水泥、涂料等化工化料,也容易长湿疹。

“湿疹的原因或诱发因素几乎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防不胜防!”邱贤文表示,现在很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深受慢性湿疹困扰,主要原因是熬夜、喝酒、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爱喝饮料(各种添加剂就是潜在的致敏风险)。

目前在中国皮肤学界,除手部湿疹外,还没有完整的慢性湿疹的诊疗指南、规范性治疗或共识。国内有些医生将特异性皮炎和湿疹混淆。

邱贤文告诉39健康,特异性皮炎长期被认为是湿疹的一种特殊类型,亦叫做特应性湿疹、异位性皮炎或遗传过敏性皮炎。

特异性皮炎与湿疹临床表现相似,都表现为瘙痒和湿疹样皮炎样的损害,常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糜烂。

但两者并非同一疾病,最显著的区别在于:特异性皮炎患者有特异性的体质,通常伴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过敏相关疾病,血液中一种叫IgE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增高,这与普通湿疹不同。

湿疹确实很难治,目前无论国内外均无法彻底根治湿疹,但可通过多种方法让病人达到较长时间的缓解。邱贤文提醒各位病友,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偏方、秘方根治湿疹。

湿疹之所以难治疗,原因在于其病因复杂。“如果能明确对什么食物过敏,只需忌口即可,但湿疹往往是由多种因素所致。”邱贤文坦言,湿疹目前还难以找到有效的预防方法。

只能做基础预防,尽量避免接触可能的原因,如手部湿疹患者做家务应戴上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洗涤用品;吃了海鲜加重湿疹的,一定要忌口。

对于湿疹的规范治疗,邱贤文认为,湿疹多数以局部发生为主,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首选外用药,如需要内服,可选择副作用较小的抗组胺药。实在常规治疗控制不住,皮疹广泛严重才选择免疫调节剂、激素、雷公藤多苷片等药物。

39健康走访了解到,在用药选择上,很多湿疹患者存在乱用药、盲目恐惧激素等情况。阿成从网上看到有病友推荐丙酸氟替卡松乳膏,他也想买来试一试。

糖皮质激素外用药

局部使用适量的激素药是安全的,糖皮质激素外用药分为弱效、中效、强效、超强效。对于妇女和小孩,可以短期或间歇性使用弱效的,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或中效糖皮质激素药膏,如有糠酸莫米松软膏等。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属于强效糖皮质激素,急性湿疹如无糜烂渗液需要使用一到两周,慢性湿疹皮疹往往增厚需要使用4-8周,甚至更长时间。

邱贤文强调,慢性湿疹不能单纯使用激素药膏,还需要做好皮肤的保湿润肤。“保护好皮肤的屏障功能,是治疗湿疹的关键一步。像皮肤增生肥厚、结痂甚至皲裂,一定要涂抹保湿润肤乳。”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不含激素,这类药品包括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对头面部、外阴部等不宜较长时间用激素的部位尤其合适。

免疫抑制剂

当常规治疗仍控制不好病情,需要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硫唑嘌呤、甲氨蝶呤和中成药雷公藤多苷片等,此类药物具有较强抑制异常免疫和抗过敏作用。这类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防肝肾毒性、骨髓造血受损等不良反应。

口服抗组胺药

此类药物可有效缓解瘙痒和红肿症状,分为第一、二代抗组胺药物。第一代的抗组胺药有扑尔敏、苯海拉明等,第二代抗组胺药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这类药有引起嗜睡等副作用,对高空作业、驾驶员要慎用并交代清楚,有前列腺肥大老年男性使用了这类药可能会加重小便困难。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太干或太湿都容易长湿疹!花几万块却治不好,可能是没用对药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