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化的角度看
智齿实为退化的器官。现代人类由于饮食的精细化,颌骨逐渐退化,牙床变小,无法为智齿提供足够的萌出空间。
多余的智齿因空间不足,会出现歪斜、横生、甚至倒长,顶着邻近的臼齿生长等情况。
各种长歪的智齿
从现代医学上
智齿又被称为“第三磨牙”,从正中的门牙数起,它是第八颗。
由于其通常在18至25岁之间萌出,这个年龄段的人正处于智慧成长的时期,因此被称为智齿。
智齿是否拔除,需视情况而定。
但通常来说,80%的智齿需要拔除。
通常,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智齿可以考虑保留:
1. 位置较正,能正常萌出。
2. 智齿周围组织无发炎和疼痛史,且未被虫蛀。
3. 有相对应的咬牙。
1. 被虫蛀
被虫蛀过的智齿很难修补,若不及时拔除,则可能导致蛀洞越来越深,损害口腔健康。
2. 挤压邻牙
与相邻的恒牙挤着生长的智齿,易致恒牙不易清洁或出现牙齿部分被吸收的现象,造成患者出现牙痛或其它不适感。
这种情况下的智齿,患者可能难以察觉,但可通过X光片清晰看见。
3. 有肿胀、疼痛感
若在智齿萌发时能感觉到肿胀、疼痛感,拔掉是最好的选择。
4. 阻生智齿
阻生智齿通常都埋在牙槽骨里,患者可能没有感觉。
因而容易被忽略,但可通过拍X光片诊断出。
如果感到疼痛,或通过口腔检查和X光片诊断有病灶发生,那就需要拔除。
5. 难以清洁
智齿形态奇特,且长在最内侧,刷牙时,残留在智齿上的食物残渣不易被清理掉。
6. 无对牙咬合
不是所有的智齿都是成对生长,如果智齿对面没有对牙咬合,就容易出现智齿萌发过度的情况,从而影响咬合,出现不适感。
有!而且危害不小。
尤其是如果你的智齿属于上面所说的这6种情况,不拔简直就是后患无穷。
1. 引发智齿冠周炎:阻生智齿易与牙冠周围的牙龈形成盲袋,极易积存食物、滋养细菌,当身体抵抗力较弱时,就会引发急性冠周炎,进一步还会造成口腔颌面间隙的感染。
2. 易形成蛀牙:长歪的智齿不易被清洁,容易堆积食物残渣,时间久了易致本身和邻牙形成虫牙,直接破坏牙体组织。
3. 其他病变:阻生智齿还可能形成牙源性颌骨囊肿、骨髓炎、颞颌关节病等。
注意,拔智齿也有禁忌人群
处于月经期、妊娠期前后三个月都不适合拔牙。
因为经期拔牙痛感会更强,而且容易引起大出血和感染;妊娠期女性容易因为体内雌性激素分泌增加,身体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下降而引发智齿冠周炎、骨髓炎、败血症,进而引发流产或早产。
建议备孕的女性在怀孕之前,最好先到正规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如果存在智齿隐患或其它口腔问题,及早处理才是上策,否则...
此外,患有某些身体疾病的人,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要听从医生的指导来决定能否拔牙。
所以,拔智齿前,一定要先跟医生说明你的身体状况,是否处于生理期、妊娠期,是否患有某些疾病等情况。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80%的智齿都要拔掉,除非是这3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