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妊娠合并肝炎是导致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炎的病因多种多样,其中,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妊娠的任何时期都可能感染肝炎病毒,且妊娠晚期发病率较高。这一特殊时期的感染会使肝炎病情复杂化,并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一定影响。
同时,慢性乙肝患者一旦怀孕,病情亦会复杂化,治疗变得棘手。事实上,多数合并有轻中度慢性肝病的年轻妇女能够顺利完成分娩,没有特殊风险。但患有严重肝病的妇女尤其是高龄女性,一旦怀孕,情况就会变得非常复杂和严重。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受妊娠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围生期出现病毒活动或病情恶化的情况只是少数。肝炎患者一旦妊娠,易使病情加重,尤其在妊娠晚期急性肝炎发病,若合并妊娠高血压、急性脂肪肝,会加重肝脏损害,发生急性重型肝炎,此时就会危及母子生命。
此外,分娩时疲劳、出血、手术、麻醉亦会加重肝脏负担,风险很大。妊娠期肝炎有1%-5%可发展为重症肝炎,且常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出现全身出血倾向。由于孕期凝血因子合成能力下降,易导致产后出血。孕妇产后大出血,直接威胁母婴生命。肝炎孕妇发生早产、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的概率均较非肝炎孕妇高,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增高。
因此,乙肝女性患者,应在孕前先控制好病情,肝功能正常至少3个月,再考虑怀孕。
肝硬化的妇女是禁止怀孕的,尤其对于失代偿肝硬化的乙肝患者。因多数患者可出现黄疸加重、进行性肝衰竭、腹水、肝性脑病,而且由于妊娠后全身血容量增加,会加重门脉高压,造成妊娠或分娩期的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硬化孕妇有腹水时,死胎、早产、妊娠期高血压和围生期感染发生率均增加。因此,乙肝肝硬化女性患者,应先治疗肝硬化,至少在逆转脾大后,才可考虑怀孕。
慢性丙肝病毒携带者多数可以顺利地度过孕期,但肝炎可以在产后进行性加重。如果在妊娠晚期感染丙肝病毒,则急性重症肝炎的发病率更是明显高于乙肝感染者,病死率也高达10%-20%。慢性丙肝病毒也可母婴垂直传播。慢性丙肝可用索非布韦和达卡他韦联合治疗,效果很好。建议丙肝女性育龄患者,孕前先抗丙肝病毒治疗一个疗程,6个月后再考虑怀孕。 自身免疫性肝炎多见于年轻女性。由于此类患者常并发内分泌疾病,且往往因为肝炎病情的严重活动而停止排卵,故妊娠率低。妊娠会加重肝脏负担,此类患者应尽量避免妊娠,待有效治疗后再考虑怀孕。未治疗的患者怀孕后,病情可能趋于缓解。但是,由于停药将引起的病情加重或复发,故妊娠后不宜停药,可减少免疫抑制剂的量,要恢复常规治疗,应在分娩前重新开始。希望上述内容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独特的见解。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妈妈怀孕期间也要小心肝脏,肝脏有这些反应一定要注意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