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体检的习惯。然而,面对众多体检项目,很多人可能感到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在众多体检项目中,我特别推荐“胃镜”这一项目。提到胃镜,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尴尬和痛苦的感受,但实际上,胃镜能够检查出的疾病远比你想象的要更多,而且更加凶险。
胃镜是一种检查流程,将前端装有小镜子的“管子”从患者口腔插入,一直来到十二指肠的位置,观察这一路上的健康情况。换句话说,就是用一个小镜子,走完你消化系统的全过程,所以这一路上的器官,包括口腔、咽喉、食道、肠胃等,都能够详细检查出可能存在的疾病隐患。常见的几种疾病包括:
第一种:早期胃癌。根据我国癌症中心在2019年发布的临床癌症数据统计显示,消化系统癌症,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恶性肿瘤症状之一,而大约80%的早期胃癌,都是通过胃镜检查发现的。相比于晚期胃癌小于45%的五年生存率,早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大于95%,可以说是非常夸张了。因此,定期做胃镜,或许能够避免癌症的隐患。
第二种:各种类型的胃肠炎。如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道上皮胃炎、增生等。胃镜能够将这些表层病变暴露无遗,看得一清二楚,针对这类胃肠炎的诊断自然也能更加准确。
第三种:息肉和结节等症状。息肉和结节,也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疾病类型,和炎症一样,它们也有非常明显的标志,在胃肠内壁会产生明显的病变凸起。胃镜同样有着非常高的检出率。因此,定期做一做胃镜检查,无论是对身体健康还是疾病的预防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根据中国体检指南的临床标准,建议超过35岁以上,且2年没有做过胃镜的朋友,都推荐进行一次胃镜检查。而从疾病风险的角度来看,尤其是以下几类人群,做胃镜的优先级更高:
-
有恶劣生活习惯者,如经常抽烟、喝酒、熬夜等。此类人群肠胃和食道经常受到酒精和烟毒刺激,粘膜损伤的概率较大。而经常熬夜的人,身体自愈能力效率降低,肠胃消化能力也会有所减弱,同样会埋藏疾病隐患。因此,存在此类恶习的人群,尤其是年龄超过40岁的朋友,最好每隔1年到2年进行胃镜检查。
-
存在消化道症状者,如反酸、烧心、呃逆、吞咽疼痛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胃酸反流,刺激了胃管和食道所致。而胃酸反流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胃肠功能降低,胃酸应激分泌过多,形成此种症状表现。
-
幽门螺旋杆菌呈现阳性。幽门螺旋杆菌是导致众多胃病的原因之一,甚至还会增加癌症的出现风险。如果检查出患者幽门螺旋杆菌为阳性,则不能排除肠胃存在癌变隐患。而幽门螺旋杆菌并不能通过医疗方法彻底根治,胃镜也就显得非常重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观测肠胃的疾病变化情况,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
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癌症是存在遗传性的,胃癌也同样如此,如果家族中有胃癌病史,自己也要居安思危,预防可能存在胃癌风险。根据临床研究显示,存在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患得胃癌的几率比普通人高出15%左右,因此,胃镜检查非常有必要。
关于无痛胃镜和普通胃镜的选择,其实两者在效果上并没有明显的区别,都能够探查出可能存在的胃病症状。不同的点无非有3个:普通胃镜价格更低,无痛胃镜预约时间更长,检查耗时更长。无痛胃镜更舒服,普通胃镜的异物感和呕吐感更严重。当然了,如果有条件,有能力的话,当然仍然是首推无痛胃镜的,但具体情况仍然要根据患者体质以及现有的医疗条件决定,没有必要过分纠结,能达成检查身体,预防疾病的效果,都是值得选择的。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胃镜能查什么病?4类人建议定期做,无痛和普通胃镜,有啥区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