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念一直倡导“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哲学,四季的轮回,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特性。特别是“冬藏”这一环节,它象征着将一年的精华储存起来,为来年的生机勃发做好充分的准备。正如农民伯伯种植粮食,春天播种,夏天生长,秋天收获,然后在冬天将这些成果珍藏,以备来年的需求。
冬季的气息内敛,就像貔貅一样,只进不出。在这个季节里,补充身体更为容易吸收,因此民间有“冬令进补,来年打虎”的说法。这意味着在冬天补充身体的不足,为来年积蓄力量,从而拥有像武松一样的强壮体魄。
在中医的五行理论中,冬季与肾相对应,都属水。因此,冬季是补肾的最佳时机。
那么,如何补呢?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个补肾的方子——二至丸。这个方子不仅补肾,还能补肝,因为肝肾同源,许多中药都是肝肾同补的。这个方子也不例外。
这个二至丸的组成极其简单,仅由两味药材构成。是哪两味药材呢?别急,让我们先来听一个有趣的故事。
明末清初,安徽有一位名医叫王汝桂。王汝桂天生禀赋不足,自幼体弱多病,但记忆力却极好,可谓过目不忘。为了调理身体,他博览群书,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医术也日益精进,身体逐渐好转。然而,由于过度劳累和先天不足,不到四十岁的他,头发和眉毛都已变白,身体越来越虚弱,诊治患者后容易感到疲劳和气喘。
有一天,王汝桂带着弟子上山采药,经过一座寺院时,发现住持已年过百岁,却仍须发乌黑,身体矫健,耳聪目明。王汝桂上前请教,老住持指向寺院门前的一棵女贞树,揭示了其养生的秘诀。
原来,这棵女贞树结的果实叫女贞子。老住持建议他在冬至时采摘女贞子,并用蜜酒搅拌后蒸熟食用。王汝桂经过反复思考,认为这个方法有道理。后来,他又想到旱莲草与女贞子的药性相似,遂将旱莲草制成膏,与女贞子粉混合制成药丸,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二至丸”。
王汝桂服用不到一个月,身体就有了明显好转。他坚持服用半年,身体彻底康复。后来,这个方子被汪昂记载在《医方集解》一书中。
那么,二至丸到底是由哪两味药材组成的呢?答案是女贞子和旱莲草。为什么要叫“二至”呢?所谓的“二至”指的是冬至和夏至。女贞子在冬至时采摘,旱莲草则在夏至时采摘最佳。
仅仅两味药材,就能使白发变黑,让普通人也能像老住持一样益寿延年,且身体健康吗?这并非夸大其词。现在,二至丸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许多人通过长期服用二至丸治好了少白头。中医博士罗大伦也极力推崇二至丸,并在一次讲课中透露自己的白发也是通过服用二至丸而变黑。
为什么补肾能乌发呢?中医有“肾其华在发”的说法。简单来说,人就像一棵树,肾是树根,头发是树叶。树根深入地下,吸收营养,然后向上输送给树枝和树叶。树叶得到树根的滋养才会枝繁叶茂,青翠欲滴。同样,人的头发也依赖肾阴的滋养。如果一个人肾阴充盈,头发就会得到充分的滋养,从而乌黑亮泽。相反,如果肾阴不足,就会生出虚火,不断灼烧体内的黑色部分,导致头发变黄、变白、枯槁、分叉。
因此,要想拥有乌黑靓丽的秀发,仅仅依靠染发或使用各种洗发水是不够的,这只是表面功夫。我们应该从补肾阴入手,让头发得到充分的滋养。
女贞子和旱莲草这两味药材都是黑色的。女贞子的个头比葡萄小很多,颜色却是黑紫黑紫的;旱莲草又叫墨旱莲,因为它的汁液像墨一样黑。黑色入肾,因此黑色的食物和药材都对肾有好处,可以补肾阴。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吃黑芝麻、黑豆、黑枸杞等食物来滋补肾阴。
方子中的旱莲草一方面补肾阴,另一方面还可以清热凉血。刚才我们说过,阴虚了就会产生虚火,而旱莲草相当于往身体里浇水,可以浇灭这个虚火。而女贞子除了补肾阴,还有一股往里收的力量,可以加强肾的封藏能力,防止肾阴的外泄。
另外,女贞子与墨旱莲两味药都可以补肝血,补肝血就是补头发。因为《黄帝内经》早就说过“发为血之余”,只有血液充盈时,才会将多余的部分用来生长头发。如果血液亏虚,五脏六腑都供应不过来,哪还有精力来滋生头发呢?所以说,要想头发好,补肾、补肝、补血三者缺一不可。
大道至简,真正的好方子里药材不用多,就像二至丸中的女贞子和旱莲草,它们既能补,又能收,还能浇灭虚火,可谓强强联合,面面俱到。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调理白发最好的方子,只要两味药,把肝肾补起来,头发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