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位于右上腹部区域,其功能多样,包括去氧化、储存肝糖元、分泌性蛋白质合成、胆汁分泌、药物代谢等。在肝脏出现疾病或药物性肝损时,护肝药成为临床治疗的常用选择。那么,常用的护肝药究竟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一同探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这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制剂,通过加速肝细胞膜的再生和稳定,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胶原合成,从而保护肝脏细胞。它主要适用于改善中毒性肝损伤(如药物、毒物、化学物质和酒精引起的肝损伤等)以及脂肪肝和肝炎患者的食欲不振、右上腹压迫感。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大豆制剂过敏者以及12岁以下儿童禁用。
接下来,我们介绍茴三硫片。它的护肝作用体现在能增强肝脏谷胱甘肽(SH)水平,增强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Gcs)、谷胱甘肽还原酶(gssgR)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s-tx)活性,从而增强肝细胞活力,使胆汁分泌增多,有利胆作用。它主要用于胆囊炎、胆结石,伴有胆汁分泌障碍的肝炎辅助治疗,以及干燥综合征。然而,急性和严重的肝功能障碍患者禁用。
此外,还有水飞蓟宾胶囊。它能稳定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的酶系统,清除肝细胞内的活性氧自由基,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避免肝细胞受损。临床主要用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功能异常的恢复。它的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恶心和呃逆。
双环醇片则是一种联苯结构衍生物,动物试验中对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扑热息痛引起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氨基转移酶升高、小鼠免疫性肝炎的氨基转移酶升高有降低作用,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损害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体外试验结果显示双环醇对肝癌细胞转染人乙肝病毒的 2.2.15 细胞株具有抑制 HBeAg、HBV DNA、HBsAg 分泌的作用。临床主要适用于慢性肝炎所致的氨基转移酶升高。与之同类的药物还有联苯双酯滴丸等。
复方甘草酸苷片的药理作用多样,其中护肝作用主要体现在肝细胞增殖促进作用和抑制病毒增殖和对病毒的灭活作用。它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也可用于治疗湿疹、皮肤炎、斑秃。然而,其重要不良反应是假性醛固酮症,包括低血钾以及血压升高等,应予以定期检查。
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则通过 IGF1、FGF 等细胞因子及肌醇的作用,诱导肝细胞及线粒体膜的聚糖蛋白受体,提高 ATP 合成酶的活性,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加能量合成。临床主要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脂肪肝,肝硬化等症的辅助治疗。
熊去氧胆酸胶囊的药理是通过抑制胆固醇在肠道内的重吸收和降低胆固醇向胆汁中的分泌,从而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使胆固醇结石逐渐溶解。临床上主要用于胆汁淤积性肝病,胆固醇结石以及胆汁反流性胃炎。
除了以上药物,还有许多护肝的中成药,如杞菊地黄丸、肝络欣丸、扶正化瘀胶囊、灵杞益肝口服液、护肝片等。这些中成药的成分和药理学机制并不明确,但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再一一介绍。
希望以上信息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欢迎您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药师视野”,我们将持续为您提供更多健康资讯。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七种典型护肝药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