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茵陈的来源是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这种植物一般在春天由旧根(陈根)上长出来,因此得名“茵陈”。虽然它与青蒿都属于蒿类,但并非同一种植物。在中药界,有一个说法是“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指的就是茵陈的最佳采收期为三月,时间很关键,因为古人经过实践得知,只有幼嫩的茵陈才有良好的功效,过了这个时间,到了五六月时就不堪药用,只能砍来当柴烧。
经过采收晒干后的茵陈,药材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这也是它为什么叫“绵茵陈”这个名字的原因。
在炮制方面,需要除去残根和杂质,搓碎或切碎,筛去泥沙。质量好的绵茵陈经过揉搓后呈细绒状,把残根和杂质都拣掉了,抖一抖没有什么泥沙。这是一个细活,需要花费很多人工。
那么,茵陈有什么作用呢?茵陈的功效可以简单概括成四个字“利湿退黄”,它对中医认为的肝胆湿热证有很好的疗效。性味与归经是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功能与主治是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也可以外用适量,煎汤熏洗。除了新鲜的时候可以用来做菜,茵陈还可以用来泡茶、煲汤等。
如果您用过它,可以在评论区发表一下自己的用后感受,我们一起来探讨它是否真的有效。
贮藏方面,需要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关注小刘中药驿站,学习中药知识,我会持续更新!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中药知多少?——茵陈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