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又称“缠腰龙”或“蛇缠腰”,是由病毒引发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儿童感染后可能会出水痘,而一些成年患者感染后可能不会立即发病,而是成为病毒携带者。这种病毒的病原体与幼儿的水痘病毒属于同一类型。据统计,超过一半的成年人一生中至少会经历一次带状疱疹感染。
这种病毒平时潜伏在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一旦患者抵抗力下降,出现感冒、劳累或感染等情况,病毒就会迅速繁殖并转移到皮肤。被侵犯的神经和皮肤随即出现感染症状,皮肤上出现簇拥性疱疹,单侧性且按照神经节段分布,同时伴随着瘙痒和疼痛。
带状疱疹并非年轻人的专利,但50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特别是女性,更容易感染。其他年龄段如果免疫力低下或过度劳累,也容易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带状疱疹的神经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带状疱疹虽然是一种皮肤病,但在早期发病阶段,通常没有皮肤损伤,患者仅表现为神经疼痛。比如头痛可能被认为是偏头痛,下腹部的疼痛可能被误认为是阑尾炎或泌尿系统结石,腰部疼痛则可能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等腰腿疼疾病。
正因为早期没有皮肤病的明显表现,仅凭发病部位的疼痛来判断,所以容易出现误诊。因此,如果某个部位的疼痛与常规疾病不符,就应该考虑是否是带状疱疹在作祟。
除了容易误诊外,带状疱疹的危害也不容忽视。病毒会侵犯神经,如果发病区域特殊,可能会留下后遗症。比如,侵犯眼部神经可能导致角膜炎、结膜炎、角膜溃疡,严重时甚至导致失明。面部神经受损则可能导致面瘫,表现为眼睛无法闭合、表情呆滞、口眼歪斜等症状。更严重的是,病毒可能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膜炎或病毒性脑炎,出现头痛、惊厥、呕吐、抽搐,甚至昏迷和死亡。
此外,反复发作的带状疱疹提示患者身体免疫力严重低下,可能暗示着体内存在严重的感染甚至肿瘤问题。据统计,带状疱疹患者中约有12.1%最终被诊断为肿瘤疾病。
带状疱疹虽然可怕,但并非无法预防。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是一个有效的预防措施,尤其是50岁以上的群体。及早就诊也是关键,一旦出现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在疼痛出现4天以内接受治疗。
提高免疫力是预防带状疱疹的重要手段。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适度运动,都能增强身体免疫力,抵御病毒的侵袭。
总之,带状疱疹是一种折磨人的疾病,当身体出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后遗症。同时,要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机体免疫力,抵御疾病的侵袭。
参考资料:
[1] 《带状疱疹会“隐身” 小心误诊留病根》.新华网.2015.1.19
[2] 《以为是腰痛又犯了,原来竟是“带状疱疹”》.上海卫健委.2020.1.15
[3] 《得了带状疱疹一定会起疱?专家:不一定》.人民网.2019.9.1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致命的皮肤病:“缠腰龙”缠一圈会要命?3个危害你可能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