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泡水,6喝4不喝,您一定要知道

黄芪泡水,6喝4不喝,您一定要知道

严佳晟 2024-12-09 果蔬养生 481 次浏览 0个评论

以下是优化后的内容:

你是否经常感到疲惫不堪,精神不振,四肢酸软无力,大脑也仿佛不够用,但各项身体指标却显示正常?或者你比其他人更容易感冒,爬几层楼就气喘吁吁,稍微一动就大汗淋漓,出去玩走一会儿就得停下来休息?又或者你吃饭时觉得索然无味,食欲不振,大便不规律也不成形?遇到这些情况,或许可以考虑是不是气虚的问题。

黄芪是一味能够补气的药材,主要是补充脾气和肺气。黄芪能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抵抗力,对改善上述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那么,哪些人适合吃黄芪呢?

  1. 气血两虚的人:这类人常表现为面色萎黄或苍白,头晕目眩,懒言少动,乏力易困,白天出虚汗,容易紧张心慌,失眠健忘等症状。长期从事紧张、工作量大的工作,经常加班熬夜,饮食营养不足,久坐不动,或者大病之后、产后,都容易导致气血亏虚,出现上述症状。

  2. 脾胃虚弱的人:脾气虚,运化食物的功能失常,容易导致食欲不振、腹胀、大便溏稀、倦怠乏力等症状。感觉特别累,吃饭没滋味、大便不成形的人属于这类。

  3. 中气下陷的人:常见症状为脏器下垂,小腹、肛门有下坠感,脱肛,或伴有身体、眼皮沉重感。提不起精神,四肢沉重乏力的人属于这类。

  4. 肺气虚的人:表现为声音低微、气短、疲乏、长期咳嗽、哮喘。爬楼就喘的人属于这类。

  5. 表虚自汗、反复感冒的人:这类人不仅比别人更容易感冒,而且非常怕风,一吹风就打喷嚏、流鼻涕,白天常常出虚汗。中医认为人体表面有一层卫气,是保护我们不受外邪侵扰的。当卫气虚时,容易出虚汗,也比别人更容易感冒。黄芪益卫固表,适用于此类情况。

  6. 肥胖的人:肥胖症多以气虚为本,兼有膏脂、痰浊、水湿等为标。黄芪可益气,同时利水,兼有一定降血脂作用,常用于气虚型肥胖。

然而,尽管黄芪有许多益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以下人群应慎用黄芪:

  1. 重感冒中后期的人:感冒已经很明显,畏寒发热、流涕咽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都很明显,这时再服用黄芪容易“关门留寇”,让邪气(病菌)留在体内,不利于康复。

  2. 有实火的人:湿热内蕴、痰火壅盛者,表现为头重脚轻、口干苦、尿黄赤、大便黏腻不爽,或痰多、痰黄、痰黏稠等症状的人应慎用黄芪,以免导致症状加重。

  3. 身体壮实不虚的人:一些新起的病、突然发病,病势急剧时,体质比较壮实的人,常常是实证,一般情况下不要单用黄芪,特殊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 阴虚火旺的人:这类人常源于肾阴虚,阴阳平衡被打破,则相对显得“阳亢”、“火旺”,尤其很多更年期女性。表现为脉搏快,怕热喜冷,手脚心热,面红,口渴,心烦,痰黄,尿黄,大便干,舌红少苔或苔黄等。这类人单用黄芪,很容易“上火”。

最后,提醒大家,黄芪虽好,但不宜单用。实在要用黄芪,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搭配其他药材,如枸杞、陈皮、金银花、菊花等,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黄芪泡水,6喝4不喝,您一定要知道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