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男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排名第四,女性则排名第三。从1990年到2017年,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新增病例在2017年达到了43.2万,死亡病例为18.7万,发病率升高了84.1%,死亡率升高了8.2%。这一数据表明,我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大便带血的常见原因包括痔疮、肛裂和肠炎等,而直肠癌的出血则是“主动”出血,即病灶部位不断地出血和渗血。由于病变部位较深,血液通常不会流出,而是与粪便混合,只有在排便时才会随之排出。这种血便通常颜色较深,有时甚至会呈现黑色或果酱色。
尽管痔疮和直肠癌都可能导致便血,但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痔疮患者导致的出血通常是在排便过程中被动出血,血液颜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而直肠癌导致的出血则是由于肿瘤溃破或浸润正常组织产生,血液由于与粪便混合,颜色较深,且可能形成脓血便。
对于肠道肿瘤,最有效的检测方式是直肠指检和肠镜。直肠指检可以发现80%的早期直肠癌变,而肠镜可以深入肠道内部,通过影像方式直观地看到肠道内的具体情况,为医生的疾病判断提供重要且直接的参照依据。
40岁到50岁之间是直肠癌的高发年龄段,此外,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者、肥胖患者、大肠腺瘤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及有家族遗传性因素的人群都属于直肠癌高危人群。这类人群在40岁之后应尽早进行结肠镜检查。
预防直肠癌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包括建立健康的膳食习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保证充足的运动。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直肠癌的发病率。
参考资料: [1] 《结直肠癌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 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重庆晚报.2019-3-7. [2] 《27年里,肠癌和胰腺癌发病率都增加了10%以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10-28.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常见的大便带血,或许是直肠癌信号,2个特征要注意 》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