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古籍《本经》中早有记载,被用于应对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等症状。这种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俗称旱半夏,其质地坚实、色白、粉性足者为最佳。
在中医里,半夏被视为性味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消肿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气喘、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心下痞满、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等多种病症。其能燥脾湿、化痰饮,使水湿去、脾胃健,故为治湿痰的要药。
药理研究显示,半夏对咳嗽中枢有抑制作用,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并减少支气管分泌,具有镇咳祛痰作用。同时,其各种制剂均有止吐效果。半夏不同制剂功效各有侧重,清半夏擅长燥湿化痰,姜半夏则擅长降逆止呕,法半夏则善于燥湿健脾,半夏曲则专注于消食化痰,而竹沥半夏则能清化热痰。
半夏是临床常用药,拥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神奇功效,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在药物配伍上,半夏与多种药材能相辅相成,发挥更好的疗效。如与陈皮配合,可治湿痰壅滞的咳嗽痰多、胸闷、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与黄连配合,可治寒热互结的胃脘痞满、食欲不佳等症;与黄芩配合,可治邪热与湿浊痞结的痞满、泛恶、口苦、咽干;与瓜蒌配合,可治痰热内结胸脘痞满,咳吐黏痰,热甚者加黄连(为小陷胸汤),可治热痰互结、心下痞满;与厚朴配合,可治痰气凝结的胸闷气憋,脘腹胀满,呕吐等症;与夏枯草配合,可治痰热为患的失眠,夜寐不宁;与生姜配合,可治痰湿中阻,胃失和降的恶心、呕吐、咳嗽痰多、不渴、苔腻;与干姜配合,可治干呕呃逆,痰吐清稀;与秫米配合,可治湿痰中阻、胃气不和的失眠、嗽稀痰、心悸、癫痫病;与竹茹配合,可治脾胃不和所致的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呃逆;痰浊为患的眩晕、虚烦不眠;妊娠呕吐等症。
此外,半夏还可与多种药材搭配,如人参、葛根、柴胡、天麻、神曲、麦冬、吴茱萸、紫苏、生姜、竹沥、白芥子、陈皮、茯苓等,以应对不同的病症,如气短乏力、脾虚泄泻、胸闷胁痛、风痰眩晕、脾虚难运、食积痞胀、咳嗽痰喘、霍乱吐逆、舌苔腐腻、肺痿、呕吐吞酸、脘腹胀痛、小腹痛、妊娠呕吐、经络四肢、皮里膜外之痰、痰饮所致的咳嗽痰多、咳喘气逆或痰逆头晕等。
半夏,一株古老而神奇的植物,其独特的药用价值,为古今医者所推崇,是杏林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药材。
转载请注明来自天地五谷坊食疗养生网,本文标题:《小小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守住你身体的根基 》